(文/马全智)“我们现在走的是司法程序,司法是最公证的。如果说富士康采用了什么高压手段,除非说司法是不公正的。”8月28日下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全球发言人丁祁安在与Tencent科技的连线中这样表示。
近日,因被媒体报道非法用工,台资企业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者,共索赔3000万元。
一位长期跟踪富士康动态的记者向Tencent科技表示了自己的疑虑:富士康的索赔额与记者个人财产之间是否对等?富士康的行为是否是一种“商业高压”?
据该记者透露,为了打知识产权官司,鸿海现在大量招聘律师。去年曾针对大陆企业打了几起,最近一次事件是打江苏一家企业,最后不了了之。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Tencent科技,富士康这几年在知识产权方面下了很多心思,通常采用的手段都是:冻结对方财产,包括企业与个人。
“通过冻结产业,影响对手的经营,最终逼迫对手妥协或者关闭。”上述人士透露,去年富士康就曾逼迫过大陆的两家企业。
据大陆媒体报道称,2004年鸿海也曾因一篇报道,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假扣押”了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旷文琪的个人财产,同时向其个人索赔3000万元新台币。
但由于其行为引起了台湾地区和海外各地媒体从业人士的强烈抗议,最终该集团总裁郭台铭与台湾《工商时报》及记者达成和解。
一位法律人士告诉Tencent科技,鸿海这次主要利用了深圳的法律资源。“我觉得诉讼很正常,但是拿冻结手段去逼对方就有些不地道,这明显是打压手段”,上述人士表示。
8月28日傍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权威传媒专家喻国明教授也向Tencent科技表示,法院对两名记者的个人资产冻结是不公平的。富士康正是利用了中国法制的不健全,钻了法律的空子。
不过,鸿海集团全球发言人丁祁安否认了富士康以高压手段打击记者的说法。“我们现在走的是司法程序,司法是最公证的。如果说富士康采用了什么高压手段,除非说司法是不公正的”,丁祁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