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月14日,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Red Herring》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称,包括ThinkFree和gOFFICE在内在线文字处理站大有取代MicrosoftOffice之势,Microsoft的办公软件霸主的地位似乎已经开始动摇。而Silveroffice的创始人Kevin Warnock认为MS Office会与其他在线文字处理器共同被人们接受。一个不知名的公司准备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商,它用几百万的资金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就因为看到了潜在的市场。而在科技市场衰退后被迫出售自己的业务,然后坚持撑了六年后东山再起。
ThinkFree诞生于1999年,花费了2400万美元,是一款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软件和产品说明于一体的在线办公系统软件。
而在dot-com行业逐渐衰退后,ThinkFree因为入不敷出而不得不出售给韩国软件公司Haansoft,它的大部分工程师也随之到了韩国并继续该软件的开发工作。
今年四月,Haansoft发布了它的新产品,并且在一天之内就有一万多人注册为用户。“我们的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工作,”ThinkFree的CEO T.J. Kang.说,“我认为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当然,现在取代MicrosoftOffice的公司不止ThinkFree一家,JotSpot、AdventNet、Silveroffice和37 Signals等都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并且与Microsoft的Office软件竞标。
今年三月,Microsoft在互联网上的对手Google收购了在线编辑处理web2.0网站Writely,随后便推出了在线表格编辑服务。“起初在这个领域里只有我们一家,不过现在Google已经收购Writely了。”Kang说。
之后许多产品都浮现出来欲与Word竞争,比如ThinkFree、JotSpot的Wiki、Zoho Writer、Rallypoint和WriteBoard,用户在使用这些在线文字处理工具的时候不需要下载而且都是免费的。
Excel同样有类似的竞争者,比如JotSpot Tracker和NumSum,而Office组合也受到了像gOFFICE和Zoho Virtual Office这样的整合软件的威胁。
但是我们不能永远使用Office,软件是会随着需求而改变的,像Salesforce.com和Google这样的公司可以加速物理媒体向软件服务的转变一样。
.
Microsoft提供的服务 | 其他企业与之对应的服务 |
Microsoft Word | Thinkfree/Zoho Writer/Writeboard/Writely/Rallypoint/JotSpot Live |
Microsoft Excel | JotSpot Tracker/ Numsum/iRows/Zoho Street |
PowerPoint | S5/Zoho Show |
Office ' Suite' | ThinkFree/gOffice/Zoho Virtual Office |
Microsoft Project | Basecamp/JotSpot Project Manager |
Microsoft没有忘记这个趋势,去年10月Microsoft董事长比尔盖茨下发了一个来自Ray Ozzie备忘录,身为首席软件架构师的Ray Ozzie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接替比尔盖茨的人。
Ray Ozzie称Microsoft计划通过Windows Live Services为用户提供软件服务。
但是没有提到关于在线Office方面的策略,而这个为Microsoft挣钱最多的产品在2005年赚到了110亿美元,占到了Microsoft整个收入的30%。
“对Microsoft来说,Office挣到的钱既是福音也是诅咒,”风险投资商Battery Ventures的Roger Lee说,“Office占有着难以置信的市场份额,但这也意味着Microsoft已经丧失了改变经营模式和产品定价的灵活性。”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可以让这条路走的更好一些,他补充道。
2006年JupiterResearch对207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用户群可能随时改变,而企业员里6%的员工都愿意使用网络工具。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是却有着巨大的市场,”Wilcox说。9%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今后的一年里他们会把这些网络工具介绍给更多的人。
Microsoft之所以垄断这些产品是因为市场的需要。1989年末,当Microsoft将MS-DOS改为 Windows之后,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其他应用于一体的Office便被推出了,对象为企业用户和家庭用户。之后Office沉痛的打击了像WordPerfect和Lotus 1-2-3这样的市场领导者。
但是几年后,企业家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了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人们需要接受并发送文档和电子表格,而Office做不到这些。
“这是许多的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JotSpot的CEO Joe Kraus说道,“大量的资料都表明,人们没有办法把每天收到的邮件做成一个共享的信息库。”
动摇Microsoft的地位不太可能,除非游戏规则被改变,这也正是JotSpot和37 Signals正在做的。37 Signals的CEO Jason Fried认为,传统的Office组件已经过时了。
“现在的office工具已经可以实时办公和群组聊天了,它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工具,”他说。
为此,37 Signals开发出了在线文字处理工具WriteBoard,它有一个叫做Campfire的聊天工具,Fried说WriteBoard是一个很简洁的在线文字处理软器。
“Microsoft的Word文字共享看起来似乎有点过头了,”他说,“自始至终你都不需要制作表格和版式,你只需要一个地方写字。”到目前为止,WriteBoard上已经有35万个文档被创建。
Kraus使用了与JotSpot同样的策略。现在Wikis已经成为了一个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网页。Kraus想继续将这个想法扩展到Microsoft的领土中去。
“为什么你不能拥有一个具有电子表格、日历和文档的wiki页面呢?”他问道。JotSpot已经和两千家家公司签署了协议,并将其转化为三万名收费用户。
还有一款类似的叫做Zoho的在线Office软件。Zoho刚刚被推出六个月,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五万,它的母公司AdventNet创立于1996年,是全球最大、最专业的网管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
当四年前电信业衰退的时候,AdventNet的工程师们发现他们有了更多的时候在手上,于是他们致力于在线office软件的开发并最终推出Zoho。
最近的几个月里,AdventNet的创始人兼CEO Sridhar Vembu说他在一个星期里见了三四个风险投资商。“他们建议让Zoho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他解释道,“但是我们不需要钱。”Vembu说现在为止他们没有拿风险投资公司的一分钱。
“这个市场很大,而且其他的科技领域比如Linux和MySQL的市场份额也会受到威胁,”Lee说。
事实上,风险投资商Battery Ventures还没有在这个市场中投入一分钱,而Mayfield和RedPoint则已经将520万美元投给了JotSpot。37 Signals的Fried说到现在已经有30家风险投资公司试图给他们钱。
一直到7月20日,Amazon的创始人Jeff Bezos的个人投资公司Bezos Expeditions对37signals做出了一笔小额投资。
Office组件拥有4亿多的用户,Microsoft一旦被激怒那将会是很危险的,毕竟Microsoft自己的产品来之不易。
“Microsoft的Office一直领导着这个极具竞争性的行业,”Microsoft的新闻发言人Alison Dwiggins说,“事实上,Office 2003的几个版本仍然在这样做,2007年甚至未来Office系统会继续领导着这个行业。”
他们对此表示理解,但是他们用户会扔下Microsoft的产品。例如JotSpot的Tracker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还提供协作功能。
现在JotSpot对其产品有一种观点,像Office那样包括电子表格、日历、wikis和相册。Kraus将它称之为Microsoft以外的另一个选择。
“我们没说过我们要成为Office的线上对手,”他说,“直接正面的攻击会让你变的很脆弱。”同样,37 Signals的位置也处在Microsoft对手的地方,而WriteBoard也有Fried所不能容忍的缺点。
WriteBoard没有我们所熟悉的格式功能,比如字体、段落、字的大小。用户可以把他们的文字转移到一个word文档或者PDF文件里,或者直接发布到网页上。
WriteBoard的特征几乎都表露了出来,但是Fried在其简洁上打赌,“传统软件行业的问题就是他们会让自己的产品膨胀起来,”他说,“他们不断的把钱投入到产品中并且希望来年会有更多的用户出现,而我们不会使用这种模式。”
与此同时,Kevin Warnock创办了三年的Silveroffice已经开发出了gOFFICE组件。gOFFICE的47000名用户中超过一半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同样,gOFFICE也把自己定位为MicrosoftOffice的补充。
“人们使用 Outlook来发送邮件,但是他们也使用网页邮箱服务,我们看到了同样的事发生。”Warnock说。
对于产品需要更深层的功能的说法这些新人可能会不同意,但是他们都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Microsoft将会继续存在下去。
在使用即时通讯之前,人们可以用电子邮件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就算人们疯狂使用即时通讯的时候电子邮件也不会消失。就像Kraus说的那样,“人们不会停止使用word因为他们有wiki。”直到wiki成为下一个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