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Hong Kong电信展进入第二天,继第一天Sohu.com IT在现场独家组织专家博客沙龙收到各方赞誉后,12月5日下午,我们继续为大家奉献上了专家博客沙龙的另一场。下午3点左右,我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孙燕飙在咖啡馆邀请了李进良教授、史炜(史炜博客,史炜新闻,史炜说吧)老师、杨景老师,以及ZTE参展代表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流。李进良教授兴致勃勃地想大家介绍了他的观展心得。史炜老师则幽默地表示,昨天已经做了博客沙龙,说过的话不重复,有新的观点都会在今天的博客里,大家可以上博客看去。
主持人:李教授对本次展会感觉怎么样?
李进良:这次ITU展览,看到中国的TD-SCDMA,我认为在这次展览会上是一个亮点,把TD-SCDMA的产业链从原始的芯片、终端、基础设施等全面地给世界展示了它的全貌。像WCDMA和CDMA2000在往年的ITU展览会上曾经向世界开放,对它有一些了解,而中国的TD,是了解不多的,这次能够全面的展示,我个人认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特别是在国内经过三个城市:青岛、保定、厦门,再加上北京和上海,三个重要城市全面覆盖,每个城市都是上百个基站。在这样的基础上参加这个世界的盛会,我们从整个展馆看到,国际上也就是WCDMA那边,中国的3G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展示会上的终端应该说是赶上了时代的潮流。我们也有属于TD-SCDMA,CDMA2000的,我看了作为流媒体发放还是比较流畅的。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的TD-SCDMA应该通过这两年的追赶,已经赶上了时代的步伐,一个就是比较大的规模,我初步统计了全国有近500个基站,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讲,可以覆盖一个小国家了。从计划上来讲,目前比较前卫的已经有了。作为流媒体、可视电话等作为3G的标志性的业务,我看到这些都是比较高兴的,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够快的。这么大规模的实验在国际通讯的发展史上是很少的。一般讲,像WCDMA和CDMA2000,最早的CDMA2000,我听一个美籍华人讲,原来在美国,当时在芝加哥建第一个网的时候,有3000个用户已经不行了,后来通过韩国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达到100万用户,CDMA才得到全球的认可,现在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几百个基站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条件进行实验,在国际上是很少的,实验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认为TD可以达到商务的水平,下一步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怎么上能够更好的问题,我最近也发表了我的看法,TD是大概很快上的。昨天王部长有这样的看法,不相信运营商不会支持TD-SCDMA方面,运营商也在认可TD,我反面来看这个事情,实验已经证实了最早的一些,现在可以达到可以认可的水平。
主持人:史老师如何从Hong Kong的电信展看中国3G或是看中国电信的标准?
史炜:这次电信展可以说3G反应的不多,没有在3G铺垫什么文字的东西,包括TD-SCDMA联盟有一个专门的展群,比较低调,本来安排找唐如安聊,还没有聊,不知道大唐移动怎么想,这次电信展没有反映出中国3G的走势,可能是3G的问题讨论的太多了,大家也疲劳了,之前涉及到一个重组的问题,大家不愿意把实力更多的暴露出来,希望从这个会上看到中国的3G会很困难。这个会应该说是一个很平静的会。
主持人:作为展会代表ZTE这边,鲁老师是如何看待展示会,希望展示出什么面貌?特别是在3G这方面的问题?
ZTE展台代表:我们ZTE一贯的做法是几个产品一块上,CDMA2000、TD等,各方面的力量投入都很大,相对来说,目前TD投入的人力、精力更多,这次展会我是今天早上过来的,还没有看全,这个会议要讲突出宣传我们的TD,ITU没有把此事作为重点。
主持人:你们是想突出TD?
ZTE展台代表:我们和Huawei都看了一下。
主持人:鲁老师你们还是把大的展会放在明年的巴塞摩那上,两个会太近了。
ZTE展台代表:这个会终端体现的东西多一些,包括3G终端,IPTV,特别是朗讯和阿尔卡特出的,看电视,数据,VOICE、手机流媒体多一点五。
主持人:ZTE和Huawei在IPTV上面也很谨慎,谁都不愿意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杨景:这次就是朗讯提了一下IPTV,网通也提了一下。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史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杨景:3G牌照是大家的重点,这样的话,谁也说不准,没有摊牌。
主持人:政策不明朗,重组不明确,牌照发放时间不知道。市场准入门槛怎么设定?
杨景:ITU本身是国际开放型的。TD只适用于我们国内,这样的话,过多宣传国内不是重点,这个问题放在国内展是一个重点。
主持人:今年国内你看ZTE、Huawei多少设备搬进来了,ZTE、Huawei都找不到设备。
ZTE展台代表说:这个会我自己感觉,赞成刚才李老师、史老师、刘老师的观点,这个会的主题就是ITU定的基调是连接全世界,是站在一个用ICT连接全世界的角度。因为ITUT转型是往信息和通讯产业转型。因此重要是在信息和通讯技术连接世界,会上的主要发言和领导的发言不仅是通讯技术的问题,而是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连接世界,本身的意义很重要,就是说相当于在2000年联合国提出的消灭数字鸿沟的概念。因为ITU是以联合国下面的政府间的组织,这个会应该说商业化色彩很浓,比如说会有很明显的某一类导向,比如说技术导向,以解决方案导向,有的说专门做家庭网络,有的是专门某种技术的会,再有就是市场导向的一个行业,ICT的产业跨越的行业很大,所以说刚才说大家看不到很一直的亮点,原因是在ICT的框架下,大家都在重新定位。如果把电信作为一个来看待的2G、3G都会在一个网络下。各种业务往上一堆,以电信为框架的话,大家就把电话、数据业务往上一堆。但是以ICT为框架,像很多人讨论的移动支付的问题,很多人讨论流媒体的业务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我有技术,要有一种信息通讯的概念表现出来,不是说单纯的展示某一种技术。
本次专家博客沙龙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因为几位老师还要继续参观展会,我们提前结束了沙龙。史炜老师和杨景老师饶有兴致地拍展台照和花絮照片,李教授则继续参观展馆的其他产品。再次感谢几位专家博客独家接受了Sohu.com IT的博客沙龙活动。Sohu.com的吉祥物和Sohu.com博客的logo首次在ITU上亮相,吸引了众多人士驻足观看。
在直播中国峰会现场,一位Hong Kong的记者在浏览Sohu.com IT制作的ITU独家直播和结合博客报道的专题后说,Sohu.com居然在展会上使用3G进行直播,非常了不起。后来我告诉他,我们不仅仅对所有重要论坛做了现场图文直播,还有Sohu.com电信博客军团在为所有的读者奉献着ITU现场的最新鲜的资讯。
从Sohu.com电信博客军团的将近40位Sohu.com特约记者现场博客中看到,很多人对展会做了非常详细的报道,从展台资讯到展会快照,从直播感受到展台美女,从牢骚满腹到疲惫不堪,这些最直接的信息通过Sohu.com博客第一时间快速传递给了Sohu.com的网友,也创造了ITU一个新的历史记录。
在为读者奉献出精彩的博客背后,我了解到,很多Sohu.com独家记者博客都是非常辛苦的。两天展会下来,很多人都是睡眠不足,晚上加班到3点,尤其是平面媒体的记者博客,每天需要撰写文章和博客,以及排版印刷和出次日最新报纸,在亚洲博览馆和下榻酒店来回奔波,他们确实为了更多的新鲜资讯,牺牲了个人休息时间,因此,您在Sohu.com网上看到了不一样的ITU报道,包括我们唯一独家的论坛直播,包括我们专家博客军团的沙龙话题,包括我们记者博客现场花絮,包括我们的ITU手机博客,无不包含着所有军团成员的辛苦和努力,为了给大家留下纪念,我们试图将我们的军团聚合在一起合影留念,但是,仍然在展馆各个角落忙着采访,拍照的他们,竟无暇将自己在ITU现场辛苦采访的一面展示给网友。我在这里,要感谢我们博客军团的所有成员,因此我们决定,晚上我们要去兰桂坊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