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进入互联网正版音乐发行领域的必要性
3G时代到来后,MP3整曲下载等需要高数据传输能力的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手机下载整首MP3将变得非常普遍。
目前互联网正版音乐发行市场仍饱受非正版的困扰,发展并没有太大的起色。
但是,尽管如此,运营商在3G到来之前,进入这一领域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拓新的增值业务收入来源。
MP3正版音乐下载相对于原有的铃声业务是一片新的广阔海洋,而且MP3铃声业务已经为进入这一市场进行了铺垫。
·运营商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有希望突破非正版的桎楛,率先走出僵局,实现无线有线同步良性发展。
免费的诱惑虽然巨大,但是用户关注的并不只是价格。如果能在内容和服务上有所创新,提供非正版所不能提供的价值,用户完全有可能使用付费服务。
2005年12月,太合麦田通过互联网发行李宇春的新单曲,并且获得了小规模的成功。成功的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热门内容的独有性。
而另外一个困扰互联网音乐服务提供商的问题“支付”对于运营商来说并不存在。即使是在WEB站点上,运营商也可以通过话费进行代收费,操作流程极其简便,操作便捷性和支付的安全程度远远优于普通互联网音乐服务商常用的点卡、网银等方式。
·音乐门户竞争的整体性
音乐门户间的竞争,必然是跨网络的、跨技术平台的、整合了多种内容、产品形态和服务的音乐门户品牌之间的竞争,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一站式的、多产品形态的、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在多种终端上使用需求的。如果运营商满足于无线领域的既有优势,其音乐服务的能力将是不完整的,两网的不平衡性将降低其音乐品牌的影响力,并最终影响其无线门户上的音乐服务。
·互联网渠道的重要性尚未显露但却无可替代
手机有随身性的优点,手机终端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但是由于屏幕大小和操作界面上的局限性,使得手机仍然无法替代PC作为互联网接入终端对数字音乐的重要地位。同时,互联网音乐在产品形态上的拓展空间不受约束,因此,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和产品形态的创新为未来无线音乐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源。
·数字音乐产业的争夺只是数字内容产业争夺战的序幕
包括数字音乐在内的内容产业对运营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线和有线都是数字音乐的重要发行渠道,只是有线渠道的潜力受困于非正版等因素而暂时没有爆发。同时随着网络和终端的持续发展,无线渠道和有线渠道所发行的产品形态已经交叠,并彼此入侵。如果不重视有线渠道的争夺,运营商在无线领域的优势也会被动摇。
无线网络的相对封闭性正在被打破,这点必须引起运营商的高度警惕。手机和PC之间多种互联互通方式的出现为互联网音乐服务提供商的入侵打开了大门(这其中也包括非正版)。而入侵的领域除了目前(基本)由无线渠道独享的手机铃声市场,还包括了被普遍看好的3G重点业务——音乐相关的音视频下载,而且未来还将扩大到影视、游戏、动漫等等。
运营商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必须在互联网音乐服务商强大之前成为数字音乐最主要的发行渠道,音乐之后还有影视、游戏和动漫,数字音乐上的竞争只是数字内容产业争夺战的序幕。表面上竞争的焦点是音乐内容,实际上真正获得的优势在于渠道。内容产业数字化发行趋势明显,要想对数字内容产业保持强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成为渠道的王者。
·来自互联网的潜在威胁
3G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最终将使互联网将其服务延伸到手机用户。互联网将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并部分替代运营商网络的基础平台功能。对于互联网的运营,互联网巨子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中的很多同时还是无线增值业务的领先者,无论对于互联网用户还是无线用户,无论对于产品设计还是营销推广,他们都有着远远胜过运营商的深刻理解。
2005年以来,网上支付发展速度很快,网上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都在持续改进。一旦支付渠道瓶颈和通信通道的垄断都被突破,互联网巨子们所能释放出的能量将是惊人的。他们中间完全有可能诞生虚拟运营商,对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
竞争领域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驱动和用户需求拉动双重作用下的网络的融合和终端的融合。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终有面对面的一天。而在对手强大之前确立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而运营商对互联网正版音乐发行领域的进入,既可以说是一种主动性入侵,也可以说是在潜在竞争对手压力之下的一种未雨绸缪。
无线音乐和互联网音乐系列深度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