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在全球不温不火地发展了四年之后终于进入了快车道。根据wireless intelligence公司在2006年11月底提供的数据统计,全球3G CDMA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4.14亿,其中基于CDMA2000及EV-DO演进版本的网络用户占到3亿多,WCDMA及HSDPA/HSUPA网络也达9,350万。而与此同时,全球无线通信产业向高数据速率、多频多模终端两大方向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显,丰富多彩的应用和服务则真正在广大用户的手机上铺开,这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窥见未来手机的形态。
3G移动宽带: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2005年,3G在全球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业界为此给出了很好的分析:其一、经过前三年的发展,3G技术真正获得了大规模的接受,系统设备厂商们拿出了务实的2G升级至3G的解决方案,使3G网络建设成本和服务价格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其二、手机终端方面的进展带来了更丰富的功能、时髦的设计和诱人的价格,真正吸引了消费者。
然而,在2006年推动全球3G市场的加速发展的,则更应该归功于以EV-DO和HSDPA为代表的3G演进版本进入了商用。这两种移动宽带技术为消费者们带来了他们真正期待的“3G”无线数据体验;数据速率方面的技术优势也为运营商搭上3G这条船给足了信心。
3gtoday.com的数据显示,仅在2006年一年间全球EV-DO和HSDPA用户数就爆增好几倍达到5,000多万;迄今已有49家运营商在运营EV-DO业务,33个在运营HSDPA。根据CDMA发展组织(CDG)提供的数据,3G服务每月新增8,500万用户,到2010年底CDMA2000用户则预计可达到5亿。在西欧市场,从2005年第四季度起,新增移动用户中WCDMA所占的比例就超过了50%,2006年第二季度的WCDMA新增用户在所有新增移动用户中所占比例更高达82%,远远超出了GSM;而在手机销售方面,西欧市场在2006年6月售出的手机中已有41%是WCDMA手机。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市场,3G已经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形式。
高速、多频多模成为新亮点
在这样的市场机遇前,无线通信市场展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方向。由于无线通信产业已经开始在高速数据传输中获益颇丰,继续提升网络成为非常自然的选择。在2006年,HSDPA的演进版本HSUPA开始走向成熟,Qualcomm 在今年成功完成的业界首次HSUPA呼叫测试,其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0Mbps,这为WCDMA运营商的未来演进奠定了信心。比HSDPA更早成熟的EV-DO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EV-DO版本A已经进入商用部署,得到了Sprint Nextel,KDDI和Verizon Wireless等全球领先运营商的支持。
在3G全球开花的同时,另一个问题浮出了水面。人们的通信理想是随时、随地、任何人(Anytime,Anywhere,Anyone),然而这理想遭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世人曾经期待的全球统一通信制式并没有出现,就连频率都无法统一。特别是随着3G在全球扩展,2G网络与3G网络的并存非常普遍,同时WCDMA、CDMA2000并存,WiFi和手机电视等新技术蓬勃兴起——在这样一个全球通信格局之下,获得无缝移动性最现实的手段就是多频多模。
中国联通的“世界风”CDMA/GSM双模手机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创举。2006年,中国联通针对双模手机多次集中采购接踵而至,款式覆盖从高端到低端各个档次,吸引了众多目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无线通信市场上,能够同时支持多种网络、集成多种连接功能的终端将拥有诱人的市场机遇。最新推出的Snapdragon平台,除了具有移动性和省电特性,还兼容全球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包括CDMA2000/EV-DO、WCDMA(UMTS)/HSPA、FLO、DVB-H、WiFi以及蓝牙。这将为未来的手机产品乃至消费电子产品增加更多的扩展功能,能够为便携娱乐设备、掌上电脑乃至更高级的智能电子产品带来随时随地接入无线宽带的功能。
精彩应用真正融入生活
当稳定成熟的高速无线网络成为了现实,3G真正的意义所在——精彩纷呈的应用和服务也真正在2006年深入人心。这反过来也是推动3G继续普及的强大力量。
有哪些新鲜的应用已不再只是技术热衷者的专署呢?“社交网络”以及诸如Blog的“用户创造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一跃而上手机,Myspace.com,YouTube,SeeMe TV都是大热门。不过可以看出,相对于文字,照片和视频的博客和分享在手机上似乎更为流行。音乐下载也风靡全球,“3”的NEWMUSIC club,Sprint的LISMO!,KTF的Music Store在各自的服务区域内都大受欢迎;更引人注目的是日本KDDI,它以原来的铃声/音乐下载服务“EZ Chaku-uta”为基础,在3G网络上提供新的铃声/音乐下载服务“Chaku Uta Full”,提供CD音质的整首歌曲下载服务,下载量已经超过了五千万次。
类似的,运行于手机上的高速3D游戏、多人游戏和手机视频电话崭露头角,针对笔记本等便携计算产品的高速数据连接也大受青睐,戴尔、惠普、Itronix、联想、松下、东芝都在提供内置EV-DO的笔记本电脑,宏碁、戴尔、惠普、富士通Siemens、松下和LG等厂商则在提供内置HSPA的笔记本电脑。也正因为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移动数据业务不断发展,已经提出多年的“手机电视”在2006年异常火爆。从今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足球世界杯已经可以初探手机电视的巨大市场爆发力,很多球迷已经利用自己的手机电视终端在乘坐地铁列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户外环境下收看世界杯并参与猜比分赢大奖之类的活动。
中国厂商借3G腾飞
连续不断的大型并购绝对算得上今年全球电信业界的大事。尽管全球3G逐步普及的大环境中激烈的竞争成为这些合并之举的诱因,但也不能排除Huawei、ZTE等中国新兴电信设备商的崛起为传统跨国电信厂商带来的压力。而随着ITU世界电信展首次在日内瓦以外的中国Hong Kong举行,无疑给中国在全球电信市场中的突出表现在2006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画下了重重一笔。
知名分析机构预测全球的3G用户数将在2010年超过10亿大关,这将占所有移动用户总和的1/3强。在从4亿到10亿的跃进当中,中国通信设备厂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今年2月,Huawei与沃达丰集团签订了划时代的3G手机生产协议,据此协议,Huawei将在未来5年内在沃达丰运营的21个国家中,为其提供沃达丰特有品牌的3G手机。这项协议标志着Huawei首次大规模进入欧洲手机市场。Huawei与3G技术领导厂商美国Qualcomm 的深入合作被认为是此次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后者提供的高整合度手机芯片,Huawei生产3G手机的成本比国外手机厂商低30%。目前ZTECDMA系统设备商用已达5,000万线,手机销售达1,000万部。就在数周前,ZTE与印度运营商Reliance电信公司正式签约,一举获得3G基站、3G手机等一系列采购合同,整个一揽子合同总金额约7亿美元。这是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最大单笔采购合同。
伴随着这些成功范例,更多的中国厂商也跃跃欲试并已经凸显实力,更多的目光也在投向中国的电信产业。例如手机设计厂商德信无线,在今年与美国Qualcomm 共同投资3,500万美元建立了德信软件公司以推动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的开发。随着3G将在2007年真正着陆中国,更多的机遇将出现在中国的电信产业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