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拥有4亿手机用户,移动娱乐有可能成为手机产业的下一个热点。当网游、动画片出现在手机上时,我们怎样对待这种新的娱乐方式?
手机动漫:洪水猛兽还是平民时尚?
“小超你跟谁打架啦?弄成这样!”屏幕上,一个手机形象的卡通人挓着胳膊、大瞪着两眼开口说话了。“哇啊!跟牛牛飙彩铃嘛,他输了就往我屏幕上扔小石头”,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痛苦地挤着双眼的手机卡通人。“那你没有好好跟他讲道理吗?”,“才不跟他讲,我也回扔他小石头了!”,“你应该回来找妈妈的”,“没有用的,你还没有我扔得准。”……
俏皮可爱的卡通形象,令人捧腹的剧情和对白……不过这可不是书上的漫画,也不是电视上的动画片,而是一部手机动漫作品。随着手机技术的日益升级,制作和传送这类手机动漫作品正在悄然成为一种时尚。但在享受时尚的同时,人们也对这种新兴的娱乐充满担忧。
4亿人的移动娱乐?
所谓手机动漫,是指采用交互式矢量图形技术制作多媒体动画内容,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下载、播放、转发等功能的一种服务。形象地说,它和互联网上流行的Flash比较相似,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以无线的方式直接在手机上接收,并能提供动画屏保、来电动画、动漫游戏等丰富的应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目前,手机动漫在韩国已经比较流行,一位韩国留学生告诉记者,她已经从网上下载了七八个手游。她说:“手游玩起来方便,下载费用又不贵,所以周围好多朋友都在玩。不过我们不经常手机看电视或电影,因为手机屏幕太小,看起来效果不好,眼睛也很容易累。”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教授介绍说,手机动漫和传统动漫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传播方式非常有特色。因为手机是可以24小时跟人在一起的,即使笔记本电脑也比不上它这么方便;二是由于手机的传播方式属于短、平、快,而且屏幕比较小,所以它不适宜播放巨片、大片、长片,从现阶段来看,手机动漫作品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第三,手机动漫的参与者可能是专业的和业余的,它给予动漫爱好者的舞台会更加宽广。比如说在电影院里,一个90分钟的电影是投资非常巨大的,业余作者往往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手机动漫不同,只要我们有一些感想,就可以通过手机动漫的方式编创出来,就像我们编SMS一样,编完还可以发送给朋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手机动漫应该更像平民动漫。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人,手机动漫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拥有4亿手机用户,手机互联网将成为更加全民化的获取知识信息的工具。随着移动增值服务市场日渐繁荣,移动娱乐业务更是脱颖而出,移动娱乐有可能成为手机产业的下一个热点,也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热点。
最重要的是“内容至上”
对于手机动漫,业界期望值很高,中国专业手机动漫内容制作公司文盛唐公司董事长刘真雨认为:“手机动漫是推动中国动漫发展的根基力量。美国的动漫靠Disney的电视动画,日本靠电影大片的动画,韩国靠‘流氓兔’卡通形象,中国则将是手机动漫。”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研究文化产业的孟岗博士赞同这个看法,他说:“手机动漫特别适合20多岁、甚至18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观看或者传递这样一种动漫包括手游,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交流。但手机动漫对手机终端有一定的要求,现在3G手机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大多数人的手机还无法看到手机动漫,不过这个技术的限制很快就会被打破。对手机动漫的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内容。中国的手机动漫作品能不能像美国的那种动漫大片、韩国的‘流氓兔’那样受欢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
孟岗说:“最近推出的首部长篇手机动漫连续剧《大闹西游》挺不错,它支持所有JAVA手机,无需播放器,并可以无限量免费转发给朋友共同分享。它以《西游记》为蓝本,用全新的演绎手法对《西游记》中的故事进行改编,每集只有几分钟。《大闹西游》比较成功的一点就在于充满趣味,无厘头的风格、出人意料的情节和让人捧腹大笑的对白都是这部手机动漫作品受欢迎的原因。”孟岗认为,《大闹西游》依然没有达到外国动漫大片那种水平。
要多给人才一些发展空间
在新兴的动漫产业面前,动漫人才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呢?孙立军说:“一些有才华的人能不能有更多机会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能不能多选择一些有才华的人?现在有一些有才华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得到机会之前才华已经开始退化了,或者转到其他行当去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3.67亿的未成年人,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适合中国人消化的精神食粮。孙立军认为,“日本动画是基于本国的利益发展起来的,我们单靠模仿永远也成不了动画大国。”
孙立军说:“手机动漫对于中国中国生产的动漫的振兴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这个机遇不是光靠几个动漫人就可以发展起来的,要靠方方面面的努力。”
是新的“洪水猛兽”吗?
手机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孙立军认为,如果我们不提早作好心理准备,找到一些预防措施,那么手机动漫很可能又会成为像网游一样的“洪水猛兽”,又会成为不良信息的最新传播通道。
孙立军说:“的确有那么一些商人,为了赚钱就忽略了对作品内容的净化。我觉得手机动漫出来以后,尤其是那些商业化的运营商们,一定要审慎地驾驭道德杠杆,不要觉得赚钱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为了赚钱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放弃社会责任感。”同时,孙立军强调,“政府应该早一点制定有关手机动漫的政策。首先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条例,让那些发布信息的人有法可依,不能随意地发布信息,不能像那些小广告一样,成为城市的牛皮癣。”
当记者问到手机动漫游戏会不会像当下的网游一样,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时,孙立军显得很忧心,他说:“首先我不赞成18岁以下的孩子都要配备手机,因为手机是针对现在高效率、工作忙碌的上班族的一种方便联络的手段,除非孩子长时间外出需要和家人联系,而不是让孩子在手机上互相模仿、互相攀比。当他拥有手机以后,我们一定要给他讲,手机主要功能是什么,不是看动画片,不是玩游戏,它主要的功能还是通信,进行现实的话语沟通。”
孙立军解释说,玩游戏并没有错,关键在于适度,但是未成年的孩子没有办法做到适度,所以游戏对于未成年儿童,要给予杜绝。如果用手机打游戏,一个是对拇指的伤害,一个可能会成瘾。“现在来说,更多的游戏是会让人无休止地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我不想看到很多孩子为了玩游戏就放弃了学业,这是不对的。”
孙立军建议:“面临着手机动漫时代的到来,老师和家长要早一些作好心理准备,找一些预防的措施,不然又会‘猛兽来啦’、‘不良的信息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