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恭如出生在上海,11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95年,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参加了亚洲小姐竞选,获得了冠军和“最上镜小姐”称号。此后,她离开了加拿大,在Hong Kong开始了她的演艺事业。
杨恭如的漂亮有口皆碑,很多男性觉得她是标准的美人:小巧的脸庞、精致的鼻子、含情的酒窝、剔透的肤质。听我历数她的美,恭如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她并非大家想像的从小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长大的,只是到了“选美”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很多现已成名的明星都忌讳提到自己的“选美”出身,因为容易被视为“花瓶”。但恭如并不介意,而且直言“选美”是她成名的起步。“我是凭着选美才入行,我没上过任何影视学校,也没有学过表演,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刚开始拍戏时我的确显得很稚嫩,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用功,我是在不断的拍戏过程中磨炼演技的。”
仔细看恭如演过的角色,大多是温柔、有修养的女性,问她是否想有所突破,她的表情一下子生动起来,眼波流转,甚至有一点神秘地说:“我蛮想演杀手、特工或者是夜行者之类的角色。”继而,她又有点失望地回应,“这样的机会不多,导演肯定觉得我演这类角色没有说服力。”
骨子里的海派女孩儿
上海出生的杨恭如虽然在加拿大和Hong Kong居住了很长时间,但她身上特有的“上海味”依然明显,她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个性外柔内刚且很会理财。对于童年中的上海记忆,恭如讲来很亲切。“那时我经常在弄堂里跟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还骑着妈妈的脚踏车去春游。”
成名后,恭如也经常往来上海,“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的感觉很特别,我喜欢去淮海路逛街,喜欢去新天地吃饭,喜欢去金茂大厦喝咖啡……”离开上海多年,恭如也发现自己的口味几乎没有改变,她最爱吃极富上海特色的“红烧本帮菜”。
“我们上海的女孩儿都很瘦!”恭如又发现自己身上一种“上海印记”。不过“瘦”也是恭如比较苦恼的一件事,人家都是为减肥烦恼,她却苦于没有增肥良方。“不过……”她突然诡异一笑,悄悄对我说:“我发现吃火锅可以长胖。”恭如最爱台式火锅,“我不要麻辣不吃牛肉,除此之外样样都吃,例如海虾、猪肉丸、鸡柳、生菜、山根、鱼片、蟹……最好要有鸡蛋加豉油做调料。”听恭如有滋有味“吃”着,听者突然觉得唾液分泌旺盛。
今年29岁的杨恭如一如小时候那样恋母,在Hong Kong一般都是母亲陪着她。“很多孩子走入社会后跟父母的距离远了,有时还觉得父母的话太多余。但我现在依然愿意缠着妈妈,有心里话第一个想说的就是妈妈。有时,妈妈偶尔回加拿大,留我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会觉得家里静得可怕。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回来对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恭如有两点是最依赖妈妈的,一个是早上起床,只要妈妈在她都可以踏踏实实地睡,妈妈一定会准时叫醒她。如果妈妈不在,有时两个闹钟都“闹”不醒她;另一个是妈妈的厨艺,恭如最爱吃妈妈做的上海菜,每当妈妈做饭时,恭如也扎上围裙跟妈妈一起下厨房。为了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妈妈每做完一道菜,恭如都适时美言一番。“只有吃了妈妈做的上海菜,才有‘回家’的感觉。”
经历了很多事后,恭如更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平日就算在工作上遇到什么样的压力或是不开心的事,一旦回到家里,我就会觉得好舒服、好安全,因为我知道家人永远不会骗我、不会伤害我,而且还会尽力保护我。”
问起她理想中的生活图景,恭如的眼睛没有直视我,而是投向了远方。她说很简单,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每天可以睡到中午,吃完午餐,慵懒地坐在阳台靠椅上看报纸。傍晚的时候,叫上一两个好友去氛围好的咖啡厅聊天,慢慢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恭如说她不喜欢生活步伐太快,虽然不打算去巴黎度蜜月,但她十分向往巴黎人的生活节奏。
看似简单的生活其实是最难做到的,喜欢旅行的杨恭如深谙这一点。“但是谁能没有自己的梦想呢!”恭如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