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意 发自上海
互联网就像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亿中国网民眼中,有一亿个互联网。
财富被简化为一张榜单。今天,互联网亿万富豪数以百计,他们占据了各种财富榜单的重要位置。他们眼中也有不同的互联网版图。他们一致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们能找出一亿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共同需求,并予以满足。
另一方面,每一个富豪在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种不同的样子。他们经历成败、浮沉,他们的故事,总是最引人注目。
沿循他们的足迹,我们能察觉到财富符号下,他们所在行业价值的巨大藏量。
财富新生
中国互联网业的大复苏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在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中被折磨的网络精英得到了回报。这些财富宠儿一度失意,却又再度得到资本市场的欢心。
这场互联网“新生活运动”要感谢陈天桥和李彦宏们的胆识,要感谢丁磊们的坚持,要感谢更多互联网财富人物对互联网价值的挖掘。他们甚至要彼此感谢,因为这场成功不是一家企业和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个大产业的成功。他们需要弹冠相庆。
实际上这场复苏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富豪榜单上。对于这个行业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风险投资对中国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蜂拥而至。应该说,这些新兴公司是更名副其实的“新生”,他们将加入互联网财富的未来。
两种创新
值得骄傲的是,在资本市场的肯定下,中国的互联网精英们找到了做大事的感觉,他们拥有独立于纳斯达克的思维。
已经成为富豪的人物多数并没有在创新的道路上稍作停留,他们选择更加惊险、难度系数更高的跳跃。陈天桥试图完成比尔·盖茨在中国也没有完成的家庭娱乐中心的概念,丁磊悄悄练出一套自主开发网游>的绝技,马云抛出一个全球电子商务中心的宏图。
而另外一群人,则凭借自己对互联网和中国消费者的理解,正在创造出更多新的模式,他们在走今天的富豪昨天走过的道路。如果可能,胡润和福布斯应该多制订一份榜单:最具潜力的准富豪榜。
两种创新的道路上行走着不同又相同的人。陈天桥曾经坦言,他的对手,就来自这些还默默无闻的新人中间。
现有的富豪无独有偶地面临各种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是国内外的竞争,还有法律、文化方面的陷阱和摩擦。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希望,就像Baidu.com可能转型做数字音乐的分销商一样。
“死于安乐”
财富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矛盾。但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过分依赖于财富本身时,也许就是财富的倾覆之时。
如何保持创新能力是富豪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相比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概念横飞的行业。似乎1.0、2.0以及3.0的概念就能将企业引向正确的方向。在高科技行业,除了极少数垄断性的领域,1.0到X..0的升级往往意味着一个衰败的过程。1.0不断地出现,财富总是被奇妙地“创造”出来,甚至让原来财富的持有者相形见绌。
财富英雄们总有这样那样的品质,让他们在财富榜上呆得更久。对于陈天桥而言,在两年前网游的收入已足以傲视天下,但他选择了整合的新路,并将此视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今天看来,在盛大身上,“死于安乐”已经得到了部分体现:盛大正在遭遇网游生命周期规律的折磨。
财富本质
互联网的财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财富只是对互联网巨大价值的肯定。互联网企业宣传其产品具有互动性,互联网富豪的财富同样也具有“互动性”。没有哪种消费品能够像互联网产业提供的产品那样具有如此丰富的秉性:用户可以在一个粘度很高的服务项目上达到沉迷的程度,也可能对一个重金塑造的项目置之不理。
富豪财富的数量级借助资本市场来评估。股价的无常说明,互联网富豪的巨额财富建立在某种预期之上,这种预期既可以将他们送上财富巅峰,也可以让他们跌入事业低谷。
产业价值的“重新发现”,发现的是财富的来源和本质。从个人消费的角度看,这些富豪所拥有的财富远远超出了需要。因此,富豪榜的数字和排名,体现的是这个行业的价值,行业的价值才是财富的本质。
正如胡润所言,他希望通过富豪榜来表现中国经济>变化的一些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