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拙音告诉记者:“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时还问版主:什么时候能审稿通过啊?后来才知道,在网络发表文学作品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完全没有传统媒体那样多的束缚。”
网络作家、武侠、70后、技术工人,这是大连人高拙音身上比较明显的几个关键词。今年5月,他的作品《龙战三千里》,获得了大连市第九届文艺金苹果奖的惟一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近日,这位平时一身工作服,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才在键盘和鼠标上挥洒想象力和激情的网络作家,从神秘的互联网背后,坐到了记者的面前。
网络写手高拙音 我喜欢说自己是网络作家高拙音是从2001年开始上网的,之前,他已经有多年写作的经验和历史。他的第一部长达四十余万字的处女作《寂寞江湖无归春》曾在投到春风文艺社后被退稿,这着实对他是个打击。当时出版社给他的答复是:写得还不错,但是武侠已经不是很流行了。
“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一定会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用在这本后来成功出版的书上,或许是合适的,而这扇窗就是互联网。
2001年开始上网时,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高拙音只是把网络当成了一个新鲜事物。出于天性使然,高拙音喜欢登录一些文学网站,并和网友进行沟通交流。慢慢地,他开始在网站上发表一些作品,回忆当时的情景,高拙音告诉记者:“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时还问版主:什么时候能审稿通过啊?后来才知道,在网络发表文学作品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完全没有传统媒体那样多的束缚。”
就这样,带着对互联网的懵懂和好奇,酷爱写作的高拙音仿佛是一个贪玩的孩子看见了大海,在宽容而广袤的互联网纵情文学才华,并很快就得到了反馈。“我的作品很快就有人跟帖了,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很有成就感。”他说。就这样,他的处女作小说《寂寞江湖无归春》也在网上进行连载,并且迅速得到了网友广泛的认同,进而被出版商发现,促成了处女作的发表。
“十年武侠第一人。”出版界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如今,已身为辽宁省作协会员的他,经常说自己是个网络作家。“因为我发小说,第一次是在网络上,没有借助传统媒体的帮助也能让自己的作品被大家认可。现在想想没有网络的话,就很难有后面的发表,是互联网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他说。
作为一个网络作家,高拙音曾经最大的困惑是,手写到电脑打字的转换。“创作思维不一样,脑子里真是跟不上,后来时间长了,慢慢就熟悉了。电脑写作写得快,修改快,查找资料非常方便,而且还有互动,写出来的东西发出来,很快就有人给你留言,鼓励或是批评。”高拙音介绍说。
在手写时代,为了保留底稿,这个一根筋的年轻人曾经把几十万字的作品完整地重抄了一遍。“这就像稀里糊涂地爬一座山,人家走的是正道,很容易上去了,我是走小路,很辛苦,很艰难,但我也许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他平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