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中国)有限公司的换帅事宜,在低调中完成。
昨天,本报在Sony(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ony中国”)官方网站的“最新动态”中看到如下消息:Sony集团执行官永田晴康出任Sony中国总裁,接替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川崎成一。
早在本周一,永田晴康已经以Sony中国区总裁的身份与Sony公司在华员工见面。
变动不涉及其他高层
据Sony中国内部人士介绍,元旦假期结束后,中国区新总裁即刻上任。在当天的内部见面会上,永田晴康主要介绍了自己在Sony的任职经历。
自1980年加入Sony公司,永田晴康先后在印尼、新加坡、中国Hong Kong、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负责Sony消费电子业务。期间有数年在中国任职的经历。包括1986年在当时的Sony公司北京代表处任职,之后在1994年至1997年担任SonyHong Kong有限公司民用产品市场营销总经理,负责Sony在中国内地地区的消费电子业务。
昨天,Sony中国方面表示,除总裁职务的人员变动外,Sony中国公司其他高层不牵涉其中。Sony公司驻中国总代表、Sony(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继续由高篠静雄担任。
据悉,永田晴康将兼任Sony(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总裁,常驻上海。在Sony中国工作8年有余的川崎成一,已于今年1月调任日本,担任Sony供应链系统执行副总裁。
暗示重视中国市场
昨天有分析认为,新年伊始,Sony中国就出现高层人事变动,与Sony近一年多来在中国陷入信任危机有关,包括2005年10月爆发的CCD元器件、自去年8月起的笔记本电池爆炸事件,以及Sony的财报亏损。对此,Sony中国方面昨天表示,此次人事变动属正常调整,并认为上述危机事件其实并非局限于中国市场。该人士还表示,原Sony集团执行官永田晴康的加入,预示Sony对中国业务的重视。
据了解,今年Sony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去年11月,Sony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特林格来华时曾表示,中国市场是Sony全球发展最快、潜力巨大的重要市场。
截至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Sony在华产值47亿美元,在华员工总数达到3.2万名,其中99%为中国本地员工。据了解,Sony在华销售额在2008年预计达到80亿美元,超过日本本土业务。2005年4月,Sony中国设计工程集团正式成立,开始致力于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
相关链接
Sony欲找“救命稻草”恢复盈利
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Sony全球CEO霍华德·斯特林格在拉斯韦加斯200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称,经过2006年的创伤之后,Sony已经为实现下一个财年的经营利润目标做好了准备。Sony去年制订了2007财年(2007年4月-2008年3月)的盈利目标,即实现经营利润率5%。
斯特林格表示,他还需要与Sony的其他高级官员进行探讨,确定哪些部门能成为帮助Sony恢复盈利的“救命稻草”。他说:“对于能从哪里获利,我已经有了想法。但我的想法也可能是错误的。在行动之前,我要先听取一些部门在假日消费季度的业绩报告。”
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有故障的笔记本电脑电池,以及游戏部门推出PS3游戏机出现亏损,Sony2006年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利润下降了94%。此外,斯特林格拒绝透露哪一个部门在Sony恢复过程中更加重要。但是,他强调说,Sony以前用一个部门的成功来挽救其他部门亏损的做法将成为历史。“我们要让所有部门都能够赚钱。”(贺文 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