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既不是美国模式,也不是印度模式,群硕走的是最艰苦的创新之路,它试图跟美国师傅练功来达到天下第一高手的地位。
谭端
“从从我的标准来看,我们的员工还没有学会基本功,离创新还有很大距离,需要不断的进步。”在北京中关村一座崭新的大楼内,群硕总裁刘英武坚定平和地描述他的蓝图。“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软件发展团队,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同时,能够有机会与中国的领先企业、合作伙伴们一起来做出世界级的软件项目。”
65岁的刘英武是群硕软件的创始人,也是它的领航者。像刘英武这样的企业创始人,个人魅力往往同时会变成企业的文化。在中关村的群硕北京办公室,所有物品都被摆放得条理分明、简洁干净,没有一件多余的物品,也没有一丝扭捏造作,让人感到明亮畅快。这里不像一间企业,反倒像是一间科学实验室。
若说喜欢夸大其辞是中国商人标榜自己时的通病,刘英武则完全不像这种病症的患者。他不像是个商人,更像是个科学家,一个在事业上攀峰的登山者。在美国待了四十多年,刘英武拥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学和计算机学博士学历,在IBM带队领导创建过至今仍在沿用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系统,并在IBM总部,跃升为迄今为止全球华人在美国本土成长为IBM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人,至今无人超越。在IBM稳坐高位,处于事业颠峰的时期,他毅然放弃在全球顶级公司的尊荣,接受施振荣的邀请,出任宏集团总裁,将自己在IBM 20年的积累毫无保留地奉献和传承给宏的第二代管理者,3年内为宏布阵好国际化的战略和战局。
在宏之后刘英武又带领过一些公司成功走出一片天空, 2003年,刘英武做了一件令众人难以想象的事,当时62岁的他回到中国自己创业,而且有另一番追求。当他说起要带领中国团队成为世界最顶尖的软件团队时,在他面前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他话语中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全世界前25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有9家是中国的。因为互联网用户多,仅次于美国,再过三五年这种态势绝对会超过美国。同时中国最重要的企业绝对会是世界前三名的企业,这种企业需要的是世界级质量的软件。而群硕在中国的目标就是和他们一起合作, 开发中国的优秀软件。”刘英武穿着一件浆白整洁的衬衫温和而坚定。
刘英武认为,软件公司需要将技术及“技术之上”的层面结合才会为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因此他更加在意是否能够打造出一片可以滋生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土壤。面对中国本地软件人才的能力与世界级产品之间的落差, 刘英武认为训练本地人才打造世界级产品是群硕的价值所在。
在美国资深团队的训练下,群硕团队凭借着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高质量软件设计能力,现有承接的业务中,60%为高端软件开发, 为客户提供从系统架构到系统集成测试的整套开发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实施。现有不少客户都是诸如Intel、Microsoft、Motorola 这样在全球有领先地位的公司,在承接这些跨国企业的项目时,其实考验着的是群硕中国本地人才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中国现在是全球制造中心,配合硬件的软件开发中国理应最强。刘英武正是看准了这点,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和美国领先的公司合作,用世界级的软件项目要求来磨练我们的员工,之后再在中国市场和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在世界上领先的软件产品。”
在一片急功近利的商业风俗下,群硕这种练苦功的方式似乎显得有些太过老实与笨拙。但也正是这种扎实精神,使得群硕于2005年入选美国《红鲱鱼》首次在亚洲评选的“亚洲未上市新兴企业100强”,并以其独特的模式列入美国Booz Allen的2006年《Outsourcing Thought Leaders》一书, 列为五家全球领先外包服务供应商之一, 齐名于塔塔, 24/7 Customer, Cognizant及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