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Intel中国区宣布独立。喜忧参半的消息随后接踵而至,TCL、七喜两家厂商先后宣布采用竞争对手的产品。之后,与Intel竞争多年的老对手SUN宣布与Intel合作,惠普、联想则与Intel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关系。
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是否与Intel中国大区的独立有关?究竟独立后的中国大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做了哪些事情?带着这些问题,Chinabyte电话采访了远在美国的Intel中国区产品总监洪力。
2006:技术领先吸引更多同盟
Chinabyte:Intel怎么看刚刚走过的2006年?
洪力:其实看06年的话,大家都是特别兴奋的,因为这一年我们又重新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技术领先地位,之前可能还有很多争论,然而到酷睿2出来后,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了。大家只会问Intel的酷睿2快多少?是快了40%还是30%?
另外是去年一年在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这几个领域我们共有40款新产品推出,下半年绝大部分出货产品都采用65纳米工艺。
而在服务器领域,很多的大客户看到Intel这种领先的局面后,纷纷与我们来合作。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SUN和我们在服务器领域的合作,他们企业级的服务器所有产品线,从上到下里面都会有Intel体系结构处理器在里面。从两个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有战略性的合作,而从整个操作系统优化、工具的优化以及IC应用的优化都将会有大量的合作。
另外一个合作就是Apple公司,它在PC线上的所有产品都已转化完成,包括从最高端的工业量的产品到所有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然后年初的话还会有GOOGLE以及苹果产品的宣布。
在服务器领域我们看到,在05年的时候,Intel体系架构的处理器对某一些特定应用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所以你会看到有很多较大的一些客户会有改用其他家的产品。
而我们今天的这个技术,在服务器性能方面已经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领先,这种领先包括性能和能耗等多方面。所以从去年开始,尤其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连续有重量级的客户宣布转投Intel,这中间就包括Google,另一个是Yahoo!,然后最近刚刚宣布的是MSN。大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正在全面的转回来。
2007:产品创新与服务跃升
Chinabyte:那2007年与去年相比,Intel会有哪些变化?
洪力:我们会采取两条腿一起往前跑步的方式,一条腿是我们的工艺制程技术,另一条是我们体系架构的革新技术。
工艺技术方面,我们在45纳米制程上采用了新的晶体管材料技术,可以使漏电缩小20倍,这样能耗、性能都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升。在其他产业的厂商还在65纳米的时候,06下半年我们已经在45纳米上有所突破了。当然今年45纳米产品的出货量不会超过65纳米,但是肯定会有这样的产品推出。
然后从产品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可能一直在关注笔记本方面的研发,今年将会有一个新平台推出。这个平台处理器会更快,同时有一些平台方面的优势,这里面包括它的图形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一倍,无线带宽比以前提高5倍。我们还有一个用Flash跟硬盘内存来混用的方式来极大的提高系统启动速度以及应用软件启动和应用的效率,在里面大概启动的时候会以前快50%,软件运行方面过程中也会有50%的提高,这将是一个令人非常兴奋的技术。
另外,原来在台式机博锐用的安全性、管理性也开始融入到笔记本平台之中,企业的IT、网络主管和企业信息主管可以用同样的管理手段把台式机和笔记本一起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笔记本平台,整个产业也在等着这个东西出来,预计在第二季度我们会推出来。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还会推出四路四核的服务器,我们前一段宣布的是四核处理器可以用在两路服务器,后面将有四路的产品出来,在能效的表现方面会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年底的话,会有一些更新的处理器推出。
第二个方面,从整个公司来讲,包括我们的CEO还有我们全球的市场销售总经理马宏生都在强调一个事情,要求我们对客户的服务要做到比以往更高的水平。基本上我们看好的技术,然后好的市场营销,以前整个大趋势造出来,所有的厂商会跟着一起走。那往后的话,更多注意我们怎么能够在技术这个创新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个客户、我们的OEM厂商的业务更健康发展,然后他们能够得到更贴切的服务,满意度提高。
随着我们在中国组织架构的调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大区,这个服务水平两个加在一起必将会更好,所以基本上来讲,07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产品变化,大家知道这个酷睿架构性能和能耗表现的非常出色,基本上来讲这个体系架构会在07年从上到下全线处理器产品里面都会被使用到,整体产品线性能价格比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07年我们大概的方向就是这样简单的总结。
2007年Intel中国的三大重心
Chinabyte:在中国大区独立一个多月以来,Intel做了哪些事情?
洪力:成立新大区的时候我们忙的不亦乐乎。以前我们跟总部打交道都是要通过亚太区,亚太区根据其他国家综合平衡以后,然后与总部沟通我们的需求。现在我们变成直接跟总部去谈,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立新岗位、人员配备,都是我们前段时间忙的事情。
另外在我们应用开发设计中心,原来这个机构有上百位的工程师,他们将帮助本地硬件厂商。以前他们是属于亚太区,现在他们划归在中国,所有管理体系结构,资源配备,这些调整也花很大的力气,前一段忙的就是要把这个接口架起来,这个工作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同事都是士气蛮高的,希望能够给本地产业一个更好的支持。
Chinabyte:下一阶段Intel在中国把重心放在哪些方面?
洪力:07年中国区的重点与我刚才跟大家交流全球的重点是差不多的,基本上我们总结成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是继续不断的创新,新产品创造市场的兴奋,然后使得整个新的产业有较新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方面,更加强调客户。根据客户的特点,然后按照他生意发展的需求来支持产品的创新,很多创新产品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过程中。随着时间发展,今年不断会有一些很漂亮的产品推出,虽然现在不能替他们宣布,但他们宣布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然后把客户服务水平再往前提高一步,随着大区的成立,然后会有更多的人员服务我们的客户。
第三个就是本土化,成立大区后人才要求会更高,对本地员工有一个新的舞台和事业发展的机会。今年的重点也就是提高本土员工能力方面,会花很多投资和心血进去,总结一下就是新的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然后就是本土化。
技术发展有目共睹 生意是赢来的
Chinabyte:我想了解一下,同方是如何回归Intel的?
洪力:和所有厂商一样,最终来讲的话,每一个OEM厂商他们以最好的产品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这是一个公司立足发展的根本,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方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Chinabyte:除了产品这一块之外,Intel有没有给同方其他方面或者更多的支持来促使它回归?
洪力:客户的生意靠非常积极的去争取,然后就是全方位来看,从产品技术的支持,创新方面的支持,联合市场活动,这些都是非常全面的。现在我们的每一个同事都非常珍惜机会给客户更好的服务赢得更多的生意回来。
Chinabyte:VISTA发布会您也过去了,看到这次VISTA发布,Intel、AMD的攻势而且这种宣传力度比较相当的,Microsoft这边有没有给Intel好象更多像盟友一样更多的政策倾斜,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还有一个就是说这个的发布会Intel这边有多大的帮助,在性能比较上,Intel和Microsoft这种合作怎么样的情况?
洪力:从VISTA发布角度来讲,其实Microsoft它是一个跟产业界合作的厂商,大家觉得推出一个不错的产品和合作也是蛮自然的事情。在VISTA产品发布以后,其实我们是蛮兴奋的,为什么?因为VISTA实际上给用户带来很好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一个更加繁重和多任务的环境,这使得Intel处理器发挥的特别出色,英雄找到用武之地了,你看两个评测,在多任务里面Intel处理器表现的非常特色。
第二个就是能耗,因为它是更重的多任务环境,所以运行能效的表现对于处理器设计是一个真正的考验,这时候好坏就看出来了。Intel和其他厂商产品相比在更多任务产品里面自然运行的更多,功耗高多少就有差别了。拿笔记本来说,这个电池能够用3、4个小时,上了VISTA的时候,在Intel架构上少用20分钟,在其他产品上了VISTA以后,那要比20分钟多得多,这一块能耗表现不同通过评测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消费者一下看到了不同处理器的技术差别就显现出来,对于这一块我们很兴奋。
Chinabyte:前一段时间七喜采用AMD处理器,在这之前Intel是否知道这些厂商在与竞争对手进行接触,然后Intel对此采取哪些措施还是听之任之?
洪力:我们跟合作伙伴一直很密切在打交道,因为每个厂商在它经营某一阶段里面,包括在不同经济状况里面,然后可能有不同的一些考虑和一些策略。我们第一是完全尊重客户的选择,第二我们尽所有的能力能够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希望赢得客户更多的生意。
你提到的厂商的确也用到了一些其他的产品,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这对我们是一个鞭策和激励,我们在探索怎么能够做得更好,因为生意是赢回来的。
Chinabyte: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能否将这两个厂商采用竞争对手的处理器解读为2007年Intel在市场策略方面有所调整呢?因为我们知道前一段时间Intel跟联想、惠普这些一线厂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洪力:其实我们希望能够在所有客户那边会有一个很好的服务,我们希望跟所有客户有比较好的合作,这个是一直没有变化的,不同厂商在不同时候他们对供应商的策略会有不同的考虑,其实这一块我们也了解,我们也关注,但是是更关注自己如何做好。Intel一直都是开放性合作的。
作者:方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