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辙?在2000年,曾有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
网友【移哪儿】 2019-10-24 22:41:49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6

刚看到《那39具“集装箱里的遗体”…… 竟然全是??中国人!》,现在想骂人!~ MLGB的,都何苦?为生计?为情怀?为啥?何苦如此?一桩桩的悲剧不断重演,都已经公元2019年了,还不断有“人类迁移”的大悲剧发生!Why?

好希望有人出来辟谣一下!~

2000年,英国海港城市多佛,一辆卡车的货箱中发现了58具中国人的尸体。

他们是因为缺氧而死的——货箱的通风口被关闭,数十人挤在里面,氧气很快耗尽,他们用鞋子猛踹箱体,但二氧化碳水平急剧升高,在被人发现之前,他们已经被活活闷死在了货柜中。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多佛惨案中的货柜 / 网络

事后,警方的调查显示,这58名中国人是尝试到达英国的偷渡客。

在欧洲,偷渡路线有“中转地”和“目的地”之分,被贩卖或者偷渡的人口往往会从源头国家,通过合法的方式辗转到“中转地”,而后从“中转地”通过地下通道来到目的地。

在通往英国的路线中,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土耳其、法国都是重要的“中转地”。

根据英国内政部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偷渡进入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无法胜数;其中确实存在通过航空直接进入英国的案例,偷渡客往往选择疏于进行移民检查的小机场,直接进入英国。

但对大多数偷渡客来说,在进入不列颠岛之前,他们将在欧洲“曲折前进”,经过好几个“中转国”之后,才能顺利到达英国本土。目前存在几大主流偷渡路线,其中不少路线的欧洲大陆部分会终止于比利时和荷兰。偷渡者会从比利时和荷兰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

阿尔巴尼亚路线

首先是“阿尔巴尼亚路线”。在谷歌上键入阿尔巴尼亚的英文名,跳出来的第一个联想组合便是:“阿尔巴尼亚人口贩卖”。这个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已经成为了全欧洲最大的偷渡客出产国之一。根据欧盟委员会在2001年的估算,每年有12万人通过阿尔巴尼亚路线偷渡或被贩卖。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阿尔巴尼亚抗议人口贩卖的游行 / 网络

这里成为“偷渡热土”并不偶然。社会主义实验失败后的经济凋敝和社会秩序混乱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地理因素更加直观:阿尔巴尼亚所在的巴尔干半岛背靠欧洲,南有埃及,东有土耳其,是真正意义上的欧亚非“十字路口”,从来不缺来自各地的流动人口。

同样,这里距离人口贩卖的目的地也不远——阿尔巴尼亚意大利隔海相望,蛇头会将偷渡客从阿尔巴尼亚装船送到意大利,之后会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到达欧洲各地,其中就包括搭火车经过比利时,之后通过海运到达英国。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阿尔巴尼亚(深红色)在欧洲的位置 / 网络

2015年,BBC的一则报道指出,当年英国约3000人受到了人口贩卖的威胁,其中约600人来自阿尔巴尼亚,所占比例最大。蛇头或者人口贩子常以”去外国嫁人“或者帮忙找工作的借口,诱拐当地妇女至南欧及西欧当妓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案例显示,阿尔巴尼亚罗姆人社区的一些小孩,常常被人口贩子骗到土耳其等国,被迫从事包括在种植大麻、运毒等危险的工作。

尼日利亚路线

“尼日利亚路线”是一个更值得注意的路线。偷渡者从尼日利亚出发,经过尼日尔、乍得来到利比亚,之后通过各种途径渡过地中海,到达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再辗转至英国。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非洲偷渡客前往欧洲的路线 / CNN

通常来讲,偷渡者逃出故乡的最大驱动力无非“贫穷”二字,但尼日利亚最大的偷渡发源地——埃多州却盛产石油,是尼日利亚最富有的州之一。

尼日利亚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官方语言是英语。除了通语言之外,在尼日利亚人眼中,英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移民目的地。

尼日利亚媒体经常渲染英国是一个能找到合法稳定的工作的地方,与此相比,西班牙作为偷渡的目的地,却常常与“性工作”和“奴隶”挂钩。英国在尼日利亚人眼中被过度理想化,甚至有报道指出,当被问到对英国的印象时,很多尼日利亚年轻人的回答是“街上铺满了金子”。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两名相拥而泣的尼日利亚难民 / 网络

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尼日利亚路线以“贩卖女性”而臭名昭著,尼日利亚女性偷渡到英国后,不仅没有看到街上的金子,反而逃不掉被当作奴隶的命运——这些女孩被人贩子卖给英国家庭后,会假装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或者远方的朋友,但实际上却在家庭中扮演女佣的角色,做着辛苦却没有酬劳的工作。

东欧路线

这条从俄罗斯一路向西,经过波罗的海边上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之后进入波兰和捷克,最后到达比利时。从比利时渡过英吉利海峡之后,即可到达英国。

19年前,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欧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惨?
东欧进入英国的路线 / BBC

这条路线的起点并不是俄罗斯。根据美国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经过这条路线到达欧洲和英国的,可能还包括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诸国,甚至更远地区的人。

同时,这条路线也因“性贩卖”而臭名远扬。20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开始向外界输出引发了世界关注,这些女性被当作性工作者,强行卖往欧洲以及中东地区。

不管是偷渡还是人口贩卖,它们的背后都是有组织犯罪。这是份有利可图的生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算,2005全球强迫劳动带来的产值达320亿美元,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与此相比,每个从欧洲到达英国的偷渡者的成本,最低只需500英镑。

欧盟的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在便利货物流通的同时,也使边境检查变得疏忽。每天有数不清的集装箱从欧洲到达英国多佛或者其他港口,海关根本无法细查。

但对于这些欧洲国家来说,归罪于日益频繁的人员和货物流动毫无道理;在打击人口贩卖方面,执法机构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在阿尔巴尼亚,人口贩卖和偷渡猖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警方和法庭根本不愿意予以打击,2009年,阿尔巴尼亚政府只以人口贩卖的罪名起诉了31人,最后只定了11个人的罪。

而对于偷渡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偷渡。因为若想成功偷渡,单靠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既有的偷渡网络才有可能成功。

但这样一来,偷渡者必须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蛇头的身上,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承担被骗的风险——轻则被骗财遣返,重则被当作奴隶卖掉,甚至被闷死在装满偷渡者的货柜中。

撰文:小世儿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6   2019-10-24 22:41:49  回复

回复/评论:重蹈覆辙?在2000年,曾有58名中国人在英国货柜中闷死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健身网红在飞机上的着装引争议
  2. 萝莉岛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马斯克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太懂了!
  3. 难怪马斯克公开认错… 川普总统的相关杀器可以更多?
  4. 孩子沉迷手机的真相和破局之道
  5.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6.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7. 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马斯克和川普总统再次激烈交锋!
  8.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9. 移民并非背叛,是一种勇敢的人生轨迹选择!
  10. 美国移民新机遇:紧缺人才的绿卡通道“无需排期”
  11.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12. 比尔盖茨的财富突然蒸发了510亿美元,真相却令人肃然起敬!
  13. 川普总统声称希望中国“增加美油采购”
  14. 川普政府计划改革移民签证制度和入籍考试
  15. “全球最强护照”排行榜又更新了(2025版)
  16.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17.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四万亿美元,创人类历史纪录!
  18. 美国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 中美经贸谈判重启,瑞典磋商和商界代表团访华“双管齐下”
  20.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21. “外星来客”以每小时21.6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
  22.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23.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24. 遥控器电池,被幼儿误吞… 欧系保险公司赔付了近1.4亿元人民币!
  25. 中美连谈5小时,川普总统公开感叹“中国太强硬”… 英伟达在加紧扩大芯片出口量
  26.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27.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28. 川普政府打算“发钱啦”
  29.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30.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31. 中国政府在构筑战略资源防线,重拳打击稀土走私!
  32.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33. 突然“失去住持”的少林寺情况如何了?
  34.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35. 在美国可以感受欧洲风情的五座小镇
  36.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4, 2025-08-05 10:22:22

Processed in 0.1088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6)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