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记者:你不想跟他在一起吗?
陆浩伟:顺其自然吧,真没想到自己会爱上一个男人。
记者:既然相信爱情,为什么不相信以后会遇到一个好女人?
陆浩伟:现在的女人大多只想嫁个有钱人,哪里还值得相信。何况很累,有些人每次跌倒都能够再站起来,但是我没有这个勇气。
记者: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说我还年轻,会有爱情在前面等着?
陆浩伟:我想我真的不会再去爱上一个人了。好容易遇到一个最爱的女人,我没有珍惜,让她走了;后来遇到他,又不可能。爱情真是让人说不清楚。
陆浩伟一直存储在手机中的林的SMS(节录):
“亲爱的,你在做什么?我很想你,你想我吗?”
“亲爱的,不要生气,我真想看你。我今天很忙,忙得中午就吃了个面包,而且是在车上吃的。因为有你在,我再累也不怕,因为我爱你。”
“相信我是你的惟一,我会爱你到地老天荒,要相信我,真的相信我。”
“我好想你,也好想现在能抱着你,安静地睡觉,陪着你,看着你静静地睡着,不感到害怕,因为一路有我陪你。”
“今天好冷,你冷吗?不要站在风口,我担心你。”
后记
采访那天我顺口提到一部著名的同性恋题材影片,《蓝宇》,我记得自己看到片尾,当音乐响起:“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不禁被两个人之间真挚的爱感动得泪如雨下,而忘了那两个主角的性别。陆浩伟找了很多家音像店,终于买到了一张《蓝宇》的DVD,看完后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这个片子让他明白了珍惜,至少跟和林都健康地活着,知道这个城市里有某个人是爱着自己的,他会学着遗忘和放手,虽然很难。
主持人手记--有时爱情徒有虚名
在这个灰蒙蒙的城市,有很多孤单、寂寞的身影,偶然地两颗心相遇了,因为相似的伤痛经历而接近,彼此取暖,互相依靠。这本是一个多么纯净和结局圆满的故事,但是他们的爱情注定充满了挣扎、艰辛、流言蜚语,他们的结局也很难圆满--一切的根源在于他们是同性,而在传统意义上,同性相恋是得不到祝福,甚至不被大众所接受。
在陆浩伟和林的故事中,我再次感受到爱情的神奇力量,抹平旧伤,滋生希望,超越性别,不能不让人感叹爱情是人性中多么美好和弥足珍贵的东西。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爱情在现实面前其实相当无能为力。
陆浩伟和林的现实就是这样:尽管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向着宽容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社会的宽容还没有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的情路注定坎坷,这不是仅有爱情就能够解决和逾越的,就像歌词中唱到的:有时爱情徒有虚名。
专家连线--他们让需要变成了爱
文/荣格心理咨询所 周矩
陆浩伟和林的经历有惊人相似,他们都是在和自己的女友深爱的时候分离,悲剧的结束凝固了永恒的爱情,这段经历常常使他们在一段时间里无法在感情上重振旗鼓,挫折使他们像在冰天雪地里的两只冻僵小羊,互相温暖着对方,给予对方精神和灵魂的关怀,这时候关怀似乎比性别更重要。把以前对女友的情感寄放在时隐时现的“伙伴”身上,这时需要似乎与爱成了同义词。
理论上指出每个人都有同性恋倾向和异性恋倾向,在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要看当事人的个性,情景和其他特质。大部分人终身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一部分人则是坚定的同性恋者,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游历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在异性恋受到挫折和打击就暂时或永久地转到同性恋中去了,陆浩伟和林就有可能是这一种。当然条件合适的话他们也极有可能回到主流生活中来。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包容,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毕竟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选择不同于主流的生活方式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不同的时候与情景,对同一件事看法也可能大不一样。陆浩伟和林都有回到主流社会有许多条件和机会,实在不能做到,勇气的力量和宽松的环境可能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