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SMS”满天飞 管理部门责难逃
11月29日对饱受“垃圾SMS”之害的手机用户来说,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日前关闭大量发送“垃圾SMS”的40家信息服务提供商,总算让大家看到了惩治垃圾SMS的一些希望。令人遗憾的是,这40家信息服务商的名字并没有被公布,用户们至今也不知道,是谁让自己一直深受“垃圾SMS”困扰。
安徽联通关闭的这40家信息服务商,主要问题是发送诱导性“垃圾SMS”,包括虚假中奖信息、互动陷阱、色情聊天等。近年来,像这样侵犯手机用户权益的“垃圾SMS”越来越多。据调查,当前中国每个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SMS”多达8条以上。垃圾SMS中还包含大量涉嫌违法犯罪信息,像“退还车辆购置附加费、商品房契税”等诈骗SMS,使不少警惕性不高的人上当受骗。手机“垃圾SMS”污染使公众不胜其扰,深受其害。
一些信息服务商敢于有恃无恐地损害用户利益,一些运营商对此睁只眼闭只眼,背后其实是双方共有的丰厚利润。电信、联通、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是公共服务,除了追求经济利益,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运营商们对服务商的所作所为负有重要责任。对于一些损害群众利益、传播不良信息、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是管不了,关键看电信运营商是否敢于对信息服务商发送“垃圾SMS”等恶劣行为下决心管。
此外,电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服务商的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把一些信誉低、实力差、不规范的企业排除在外。同时加强对信息服务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督和检查。对于那些违规经营者,一经查实,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只有各方努力,才能真正管住“垃圾SMS”的源头,才能还手机SMS一个干净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