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是一个古老而诡异的故事。每当想起它,就想起外公,想起许多年前,那个充满渴求,又充满奇幻想像的我。
某一年的暑期到农村的外公家里玩。夜晚,坐在院子里,天上的星星又大又亮,院外的墙角边,虫儿的鸣声汇成一片。杨树的叶子哗拉拉地响着,摇下一地斑驳的光影。突然,“呀”的一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飞过我们的头顶。原来是一只夜鸟。
外公说:“在农村,最讨厌听到夜猫子叫。”
我问:“什么是夜猫子?”
这时外婆端着削了皮的甜瓜走过来,递给我一块,狠瞅了外公一眼,说:“黑天摸地的,你瞎说什么?”
我看见外婆不悦的神色,似乎感觉到她眼中露出一丝不安。外公拿了块瓜咬了一口,不以为然道:“有什么?我年轻当队长那晚<方言,指那时侯>,什么事没见过?死人坟上都睡过,阳气重的人不怕。”
“你别瞎扯了,小心吓着孩子。”外婆咕嘟着嘴,进屋去了。
我越发好奇起来,追问:“什么是夜猫子?”
“就是猫头鹰。”外公说,“它的叫声很难听的。总是“咕咕喵——咕咕喵——”外公把最后的尾音拖的很长。我抢着说:“我知道,猫头鹰是益鸟,我们自然课学过的。会捉老鼠呀。”
外公说:“小孩子不懂,这东西不好的。”
“为什么呀?”我问。
“……”
外公忽然不说话了,睁着眼向前空洞地看着,我也跟着四周望,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黑暗里,只听到院角猪圈里猪仔时不时发出“哼哼哧哧”地低哼。
半天,外公说:“还是不说了,你去睡觉吧”
“不行,不行,”我嚷着,摇晃着他的胳膊,“你就要讲,就要讲嘛!”那时的我很缠人,又是那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外公终于开口了:“那东西(指猫头鹰)不好的,会招鬼。”
于是,我听到了一个关于猫头鹰的故事。
大概是清朝时侯,和江苏交界的山东省有个地方上稀稀疏疏住着十几户人家。村里两个小青年,一个叫林子,为人机警。一个叫传宝,为人厚实。由于传宝爹死的早,和娘相依渡日。那年头,天运不好,遭了水灾,年成又欠收。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传宝就和他娘商量,自己要做个驴驮贩子。出去贩卖点枣子和生姜,也好渡日。刚好林子也在想法子赚钱,就和传宝作伴一块走,每人用驴馱上货物浸早起来就从村里出发了。走上七八十里,来到江苏界内卖了,再回程,回到家就要半夜了。这样辛辛苦苦半年下来,传宝还积了一点银子。可林子就没传宝这样踏实了,三不知在省城赌上了,有了瘾,利钱一分不见,连做小买卖的一点老本儿也越赌越少。这天,两个人牵着驴回家都夜里了,经过一片小树林时特别难走,脚下枝枝丫丫的,磕磕绊绊。刚才还虚笼笼有月亮光照着,这会儿四处黑竣竣的。
林子骂道:“真它奶奶的,为省点子路,走这破林子,更难走。”
正说着,驴也不走了。林子一拉缰绳,驴还立着四蹄没动。传宝在后面问:“怎么了?”
林子说:“这畜生真可恶,也跟我作对!”
突然,一阵风忽地吹过来,冷飕飕的,驴竟向后退了两步。
林子本来输了钱就一肚子窝火,叫道:妈的,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畜生!” 抬腿就踹了驴肚一脚。
毛驴侧着头,鼻子里“哩啾啾”叫了声,眼睛睁的大大的,似乎看见黑暗中的什么似的,小腿竟微微地抖着。传宝便走上前来说:“你这是干什么,打畜生有什么用,可能驴累了。我来牵吧。”话音刚落,忽然传来一阵凄冷突兀的叫声,接着又一声:“咕咕喵——”传宝不禁转头向四周看去。
蓦地,他看见离他不远的左前方树上蹲着一个东西,黎黄黎黄的身子,正瓷着眼直盯着他!他不由一怔,因为那双眼真勾勾的,不打转儿。透射着雪冷凄凄的光。就在这时,这鸟“咕咕——喵,呵呵”竟笑起来,同时把头冲传宝点了两下。传宝感觉身子一哆嗦,一股冷气直从脚底冲上脑门。这分明是一张人脸,似乎两个奇大无比的眼睛上面是有眉毛的。传宝还愣在那里,那东西却突然“扑”地一声,飞走了。僵立半天的驴子,这时开始扑扑踏踏地走路了。只是耷拉着耳朵,特别没精神似的。传宝也跟着朝前走,前面一个低洼子,驴探着脚向下走。
林子不知什么时侯走到他身边说:“原来是只毛头鹰啊,妈的,叫魂似的!”传宝没答应他,只觉很累,后背凉沁沁的一层冷汗。
半天,一切都很静,静的仿佛一切都已经死了。
传宝忽然问林子:“你累不累?”
“怎么不累,反正天天都这样,也还不这样了。”
“我今天感觉挺累的,咱们快点回去,我得好好歇歇。”
传宝回到家,老娘点亮灯煤子给传宝热了饭,递上来时,忽然看到传宝脸色煞白,就问:“传宝,你今天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有什么事吗?”
“没有,可能累了。”传宝说。
他娘说:“累了,明天就别出去了,歇歇吧。”
“嗯。”传宝扒了口饭说。
果然休息两天后,传宝觉得精神好多了,就对他娘说,明天贩干枣去了。他娘说你路上小心点儿。传宝答应着又和林子出发了。但这天夜里却没回来,林子也没回来。老人家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问了村里人才知道,路道上昨天下半天,设了盘查岗,好象缉拿一个逃犯。一律不给过去。没办法,王法大如天。只好等了,心想,传宝这下得住客店了。第三天上,林子终于回来,可是却带来一个惊天噩耗:传宝在客店,被人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