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祥
据最新消息,Intel与海信和TCL签订共同推广数字家庭计划的协议,“海信—Intel百千万D-HOME计划” 与“TCL—Intel3C数字家庭推广计划”在同一天正式启动。
Intel投入2亿美元,设立"数字家庭基金",在全球豪赌数字电视,一开始很不顺利。
2004年1月8日,Intel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推出了一种数字电视芯片,将显示、电视接收和计算机电子技术集成于一体,可用于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和液晶电视等产品。据称,这种芯片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大屏幕数字电视的图像质量,还可以大幅降低大屏幕数字电视的价格,极具市场竞争力。
但是,数字电视芯片市场并不是Intel说了算。这在个市场上,后来的Intel面临巨大挑战。一些投资者甚至认为,Intel进军多媒体芯片市场,显然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根本不是德仪和飞利浦的对手。
首先,德州仪器捷足先登。
德州仪器的DLP芯片已经赢得众多合作伙伴,盖特威、Samsung 等厂商生产的基于DLP技术的数字电视已经上市。作为Intel的老对手,德州仪器在数字电视芯片上捷足先登,已经耗资近20亿美元,成功开发出DLP芯片(数字光处理器)。在整个DLP彩电产业链当中,光机占整个产品成本的60%-70%,德州仪器控制上游芯片的核心技术,一劳永逸,一本万利。据悉,德仪已与海尔、格力等中国家电企业进行传感控制技术的合作,其中,使用德仪技术的创维和上广电的DLP背投已上市销售。
其次,飞利浦攻势凌厉。
飞利浦是全球最大消费电子芯片制造商之一,已经在生产液晶硅电视机,其低价位数字电视芯片SAA7108A/09A HD-CODEC整合了数字电视的两种标准(即SDTV和HDTV),批发价仅为18美元。该芯片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解码,可在电视或电脑中播放,将有助于制造商推出低价位数字电视接收器。去年底,飞利浦向全球发布了“创新枢纽”项目,为大规模推出“数字家庭”互联产品发起最后冲刺,与内容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联手,开始大规模测试有线和无线互联产品,涉及到网络数字娱乐、网络安全等广泛领域。
再次,捕蝉的黄雀已经抢先。
全球两大显示芯片巨头nNVIDIA和ATI先入为主,ATI已与Samsung 签署建立合作关系,ATI向Samsung 提供用于高清晰度电视的Xilleon 芯片。Nvidia最新的高端图形芯片与ATI的水平相当,n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nNVIDIA在高端计算机图形芯片市场还不会受到Intel的挑战,也不打算把图形芯片的领地拱手让给Intel。
无论是在PC处理器市场上,还是在消费电子芯片市场上,Intel所面临的对手都正在成长壮大,除了IBM、AMD、德仪、飞利浦等从多老对手,最具威胁的是来自韩国的Samsung 。今年上半年,Samsung 半导体收入增长80%,其增幅是Intel的近四倍。Samsung 宣称,“Samsung 和Intel的差距在近一步缩小,Samsung 的目标是成为世界芯片业老大。”尽管Samsung 半导体收入目前只是Intel的一半,但在闪存、手机、数码像机以及MP3等芯片领域,Samsung 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也许是迫于上述三股力量的压力,Intel虚晃一枪,宣布暂时退出数字电视。在数字电视芯片领域,Intel刚到海边去兜了一下风,还没等风浪扑上来,就非常知趣地打马回头。事实上,Intel给业界造成了一种假像,并且一直在暗暗发力。
现在,Intel与闪联的重要成员结为合作伙伴,图谋数字电视市场的野心进一步彰显。
在全球数字电视市场上,Intel只是一个后来者,德州仪器、Sony、Samsung 、飞利浦早就投入巨大赌注,并已进入收获时节。毫无疑问,作为全球最大彩电生产国,中国是Intel猎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其豪赌数字电视的决胜战场。
Intel数字电视芯片于2004年底正式投入商用,中国2005年实现数字电视的大规模产业化,在时间上竟是如此吻合!尤此可见,Intel对中国市场的用心是何等良苦!其实,Intel数字电视芯片一经推出,中国的TCL、创维等彩电企业便不失时机加入Intel阵营,开发基于Intel芯片技术的数字电视产品,采用Intel技术的首台高清数字彩电计划大部分外销。
取得闪联成员的支持,是Intel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所谓闪联标准,其实就是以“数字家庭”为目标的“3C融合”应用模式,融三种内容服务、三种网络、三类个人信息终端于一炉,以统一的标准涵盖PC、电视、DC、DV、游戏机、PDA、手机、DVD等各种数字终端,实现信息的跨平台操作。
闪联是中国惟一由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与WAPI最大的区别是,闪联不是国家强制标准,而是被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批准的国家推荐行业标准。闪联的成员包括终端、部件、芯片、运营商等各个环节,并且成立一家专门操作标准产业化的公司,旨在打造一条健康的产业链。闪联标准能否顺利走向市场,关键在于被中外企业所接受,妥善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正是基于“既竞争,又联合”的策略,闪联获得众多国外企业和标准组织的认同,其中包括曾经顽强低抗WAPI标准的Intel。
资金和应用环境是闪联的两大软肋,Intel等巨头的加入,对闪联的发展应当是利好消息。但是,让人家接受闪联的标准,是要付出代价的。据悉,2010年后新产电视机将全部是数字电视,每年HDTV芯片的需求量将达到1亿块,这才是Intel真正的图谋。
事实上,由Intel、飞利浦、IBM、Sony、Microsoft等17家国际巨头发起,建立了拥有160多个成员的“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是数字家庭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组织之一。目前,国际上除了这个标准,还有一个是由由松下、Sony、NEC、东芝、三菱、三洋、日立等14家日本企业组成的UOPF组织。Sony是最活跃的分子,近几年一直在积极推动建立统一标准,一只脚踩在日本标准上,另一只脚踩在国际标准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家电、电脑、电影、音乐和游戏等各个行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从长远看,独立自主研发数字电视芯片,应当成为国内数字电视的正道。中国政府正在组织开展数字电视自主标准的制订工作,相关半导体企业也在加紧研发数字电视芯片,希望能在这个充满商机的市场上把握住超越与发展的机遇。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都在加紧研发数字电视相关产品的专用芯片,并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ZTE、Huawei、威迪视讯也在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要实现数字电视产业化,提高中国生产的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掌握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在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都拥有发言权。拥有一套自主制订的标准,开发相应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竞争的格局,提升整个民族彩电制造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也是保护民族数字电视产业、扩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竞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