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扩容
昨日在114台旁听了两个小时,发现这里的电话查询量非常大,每秒钟的在线电话高达七八十个。据悉,这里日查询量超过30万次。查询的已不仅是电话号码,还有千奇百怪的问题。
让人惊奇的是,极少听到有接线小姐说不知道。广州电信客户服务中心的副主任梁鹰说,要140多位接线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是不现实的,但他们必须懂得通过什么渠道可以知道这些信息。
“114台的接线生记忆力特别好,一般人随便都能背出几百个电话号码。”梁鹰说,其中最厉害的是便民台的班长邓敏怡,这位全国查号冠军,日接6万电话无差错,能说出上千个电话号码!
“这里的人还养成了一种职业病:八卦,好奇。”梁鹰说,为了做到百事通,接线生每天坚持看六份本地报纸,晚上要看新闻联播以及本地的新闻节目。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还要厚着脸皮去“包打听”,问个究竟。
比如最近媒体不断报道横渡珠江的事,有不少市民打电话来咨询,哪里横渡最安全,哪里可以报名。接线生都没有被难倒,简单的就根据报道内容回答,复杂的就请他们找有关部门咨询,并提供电话号码。
另外,114的人特别喜欢逛街,还把逛街所得逐一登记在一本“便民秘笈”上。邓敏怡说,她负责饮食娱乐类资讯,一有空就上酒楼、逛酒吧“探营”。前段时间清明节,为了解广州乳猪的出品情况,她跑了几十家饮食店,详细记录下来,回去与同事分享。那段时间,每天均有十多人来电查询,他们都让来电者满意而归。
记者翻看秘笈,里面写满了一大堆企业和号码,如翻译公司、私家侦探社、发电机出租、宠物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甚至连哪些菜系,在哪里吃最正宗,都有所注明。
据透露,目前,广州电信114号码百事通拥有超过13万户政企客户信息资料,签约商家上万户。为了便民,114查号台还准备打造为“广州总机”的功能。比如,市民打电话到114找羊城晚报某记者,114台就能通过内部网络,将这位市民的电话转到本报总机87776211,然后再由本报总机转接给具体记者……
114日查询量超过30万次,如果该台通过扩容,为三分之一的查号人提供电话转接服务,那么每天为查号人省下的电话费就超过2万元。
114何止查号 简直似私人秘书
出行问路、家庭争拗、生意咨询……几多刁钻问题都难不倒这个“百事通”
马勇通讯员罗抗
“请问,广州有流动公厕出租吗?”
“有,你可以致电环保部门……”
接线员还没答完,对方又连珠炮式发问:“租金多少?是否马上可以租到?要办什么手续?”
“据说是200元一天,出租的公厕是有专人料理的,最近很多人来问这方面的信息,估计比较抢手,具体情况你还是致电公厕管理所。”接线员将电话号码以及详细的地址告诉了咨询者,对方连说多谢……
听说广州114查号台最近大变身,成为了百事通。昨天下午,本报记者特意当了一回114台的“旁听生”,只听不语。没想到,刚坐下不久,就听到这样精彩的对话。而且,随后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简直是在考试,记者终于领略114的神通广大。
下午3时15分:
“您好!我想查一个电话号码,该号码的人说我刚才在一家商场消费了3000多元,我说没有,他叫我把卡号和密码给他去核实一下,我都快急死了!”听口音,像是一个外地妇女。
“小姐,这是一个小灵通电话,请您先不要将自己的资料告诉对方,我把建设银行的咨询电话给您,建议您先问一下,好吗?”
“太谢谢你啦……”下午3时25分:“有维权组织电话吗?”
接线小姐一时反应不过来,过了近两秒才回话:“请问您需要咨询哪方面的问题?”
“我丈夫打我,还说要赶我走,说我挣的钱不够,又大吃,把家给吃穷了。”对方似乎是一边说一边哭。
“不用急,我告诉您广州妇联的电话,他们会帮您的。”
“妇联真的可以帮我吗?”“可以的。”接线小姐肯定地回答。
下午4时03分:
“我是的士司机,你可不可以帮我听一下这位外国人要到哪里,我听不懂。”
“Hello,CanIhelpyou?(有什么可以帮你吗?)”接线员开始与那位老外对话……
“你是出租车司机吧,这位广交会的阿联酋客商想去中山大学看望朋友,你马上载他去吧。另外,他今晚还要赶往深圳,可能需要租你的车。”
下午4时30分:“我刚参观完黄埔军校,如何到黄埔的南湾村,在南湾村又怎样去火车站坐火车回深圳?”
接线小姐一边打开电脑上的电子地图,一边回答:“您可以坐轮渡到鱼珠码头,鱼珠码头旁有公交车站,坐504路到青年路口站下车,在那里到南湾村大概是2公里的路程,没公交车,要坐出租车才能到达。坐火车到深圳,最好到广州东站,您可以打的到创业路,然后换乘242路车,在体育中心站转地铁,坐一个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