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cent科技讯(文/马全智)7月31日傍晚,在北京真龙广告与Baidu.com中止合作约一周后,有真龙员工向Tencent科技揭露了Baidu.com此次渠道“撤藩”内幕。真龙是原Baidu.com在北京的两家核心代理商之一,另一家是精合信达。
有真龙内部人士告诉记者,Baidu.com在7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发出通知,要求真龙在下午5点前必须交出所有客户。前后相隔不到7个小时,真龙人士认为Baidu.com此次火速撤藩与上次的闪电裁员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处。
显然,这一说法与Baidu.com官方口吻大相径庭。
双方各执一词
“为了配合Baidu.com在北京地区的扩张,Baidu.com与北京真龙盛业广告达成一致,真龙盛业广告客服中心维护的Baidu.com客户将由Baidu.com提供直接服务”,Baidu.com企业市场部总监舒迅向Tencent科技提供的一份官方书面说明中这么提到。
舒迅认为,Baidu.com与真龙的合作中止是因为真龙的战略转型。主动与被动的问题,成了此次争议的焦点。他引用了一段真龙公司的官方态度证明,闪电撤掉代理商的说法是错误的。
Tencent科技在上述书面说明中也看到了这一段话:“真龙盛业广告介绍说,真龙代理Baidu.com竞价排名销售多年来已获得了数百倍的增长,为了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真龙将向其它领域进行业务发展”。
此外,舒迅强调真龙公司个别员工的议论不能代表任何观点。但一位真龙员工向Tencent科技表示,如果不向Baidu.com交出所有客户,他们此前在Baidu.com的预存款就一分钱也拿不回来。
据坊间流传,Baidu.com按业内惯例给了真龙一笔不小的“转型补偿”,这种退出机制对大多数渠道代理商来说已经是“令人羡慕”的。或者,这也是真龙愿意在Baidu.com的书面声明中公开表态的原因。
历史遗留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Baidu.com渠道火力撤藩的根源在于此前留给渠道商的利润太高。像真龙这种核心渠道商能分享50%的利润,真龙下面的二级代理商也能拿到40%左右。
实际上,渠道商利润高是Baidu.com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2002年,3721公司全面转向扶持各地区域代理,并向他们开出50%的代理费,这一措施导致至3721的收入在2003年年底飚至2亿元。
在渠道方面同样走过弯路的Baidu.com很快借鉴了3721的经验,正式确立了以区域总代为主的渠道体系。50%的代理费也成为“行规”被Baidu.com默许,Baidu.com渠道借此在中国市场迅速生根发芽。
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这意味着Baidu.com挣1亿元就要给渠道分掉5千万”。在羽翼逐渐丰满后,Baidu.com显然有意去改变这种现状。
据悉,Baidu.com逐渐在上海、广州等具有客户规模的地区收回代理权。去年Baidu.com就已撤光在上海的渠道,新建了上海销售分公司以全面推行直销模式。
有知情人士透露,Baidu.com对真龙的“动手”已经起到了“杀鸡警猴”的效果。目前Baidu.com在北京的另外一家核心代理商精合信达已经如坐针毡,心惊肉跳。
Baidu.com过河拆桥?
一位渠道人士认为,Baidu.com此举是“过河拆桥”。
舒迅向Tencent科技引用了这么一段文字,认为这很能说明问题: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真龙广告代理Baidu.com竞价排名以来成长速度惊人,短短两年就从一个小公司做到了一个年流水几千万元的公司,这和Baidu.com竞价排名这个产品被市场的认可是分不开的。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认同,指出渠道扁平是所有公司的出路。
“Baidu.com此次不算过河拆桥,他们的压力也大,必须找最好的出路”,上述人士认为Baidu.com的分公司已经深入各地,甚至覆盖了南昌这样的城市,推行直销的时机已经成熟。相比之下Google的本地化还不行,这也是Google今年要在中国大力拓展代理商、寻求本地支持的原因。
一位长期关注搜索市场的资深记者告诉Tencent科技,Baidu.com的代理商都很弱,是在Baidu.com扶持下发展起来的,Baidu.com甩掉他们也很正常。
“这种产业链最下面的环节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他们只是赶上了好时期,现在是说完就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该记者认为Baidu.com开了很多分公司直接拉广告的做法可圈可点。
舒迅并没有透露什么时候会在北京彻底推行直销模式,“请统一以书面说明为准,其它的我不能评论”。但在“大限”到来之前,精合给下级代理商的折扣已经出现下调。
针对Baidu.com的渠道发展策略,舒迅表示:“Baidu.com实行的是分销与直销并存的销售模式,这一模式会长期存在。在中国大部分经济发达城市,Baidu.com都设有总代,这些代理商多年来与Baidu.com一起成长,Baidu.com会努力寻求与代理商的双赢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