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网友【范海涛的读写室】 2019-11-15 23:21:57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1555    1    142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emotion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全书在京东有售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全书在京东有售

口述历史的最大价值是,

被忽视的历史碎片在采访中浮出水面

往往非常细碎却无比惊人。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口述历史的课堂内外,总会有人提起9·11这个悲痛事件对于每个具体生命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于那些逝去的生命,还有它对于活着的人不可思议的重大冲击。十年后,每当我亲耳听到人们对于9·11那天的叙述,依然可以感觉到一种隔空而来的情感重击。杰瑞邀请了一个在救护车上工作的救护人员,在十年之后对9·11事件进行了重新口述。如前所述,这也是我们的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邀请亲历重大事件现场的人,进行现场口述。

那一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这位先生叫杰·斯威瑟斯(Jay Swithers)。身材略胖的他穿着白色短袖的工作服,左手的袖口戴着一个和消防局有关的标志,手里拿着一瓶绿色玻璃瓶的Snaple果汁。开始上课以后,他把果汁瓶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自然而然地开始讲述他那段惊心动魄的救援经历。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杰·斯威瑟斯是9·11救援的亲历者,他被请到我们的课堂进行现场口述

杰·斯威瑟斯出生于1961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纽约,时任紧急医疗服务的队长,也是纽约消防局健康服务局(Bareau of Health Services of the New York City Fire Department)的一名官员。9·11事件发生时,他是纽约市城市搜救队的一名成员,也是到达9·11废墟现场的首批医疗人员之一。在杰的叙述中,双子塔倒塌之后的现场画面缓缓地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那一天,我自愿接受了这个工作(废墟上的搜救)。我穿戴好了所有的装备,被带到了倒塌现场。那里简直就像是一个地狱,情况比你从任何灾难电影里能看到的都要差。明火到处燃烧,倒塌的废墟挂在相邻的建筑上。从窗户里蹦出来的碎玻璃到处都是。汽车被压扁了,救护车被压变形,扭曲了,左门还开着。我们竟然相信,这里还会有活着的人存在。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场面。我们到了那里,然后挤做了一团。有一个人指向了地面,我们都转头看向了那里。那是一只手,一只女人的手,只有手腕以下的部位,无名指上戴着一枚订婚戒指,上面还镶着钻石。每一只手指甲上都涂着指甲油。那只手一点也不脏,只是安静地躺在肮脏混乱的黑泥里。我们无意中看到这只手,不禁惊叫说:“天啊 !一只手!”很显然,救援的人们在这里走来走去,肯定会踩到这只手上。一个人赶紧跑过去把这只手捡了起来,包好,然后给它做了一个标签,就把它拿走了。”

我记得一名救火队员认出了一具尸体,是一具完整的尸体,四肢完全没有受损,就是他的肠子已经掉了出来。我们看着他,我旁边的兄弟说: “这是我们的一个兄弟。你看这个裤子,应该是救火队服。”我跳到那儿,开始用戴着手套的手挪动他,因为他的胳膊被卡在了一个工字梁下面,等我们把他彻底拉出来,才看到他的裤子是GAP的,不是救火队服。

我心里一沉,心想,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来找活人的,不是来挖死人的呀。

杰的叙述在空气中缓缓流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亲历9·11事件的人在离我一米开外的地方重述9·11的废墟现场和解救情况。空气似乎已经凝固了,这名叫作杰·斯威瑟斯的中年男子,在十年之后再次讲述这些故事时,依然无法控制他的情绪。讲述开始,他的表情只是有些抽搐,最终,随着故事的展开,他在我们的教室里泣不成声。

他的口述充满了细节,也充满了官方历史中不可能呈现的诸多画面。那只戴着戒指的手,那具躺在双子塔废墟里穿着GAP裤子的尸体,成为无法从我的脑海里抹去的画面。9·11对于生命个体的无情剥夺、对一个个完整家庭的无情伤害,在叙述当中已经清晰可见。9·11对亲历现场的人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永远地停留在了他们的身体里。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来自网络

不仅是亲历现场的人,9·11之后,整个纽约似乎都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城市记忆因此有了共同的伤痕。我在学校学习期间,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纽约华人的口述史项目,纽约华人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9·11事件在他们生命里的烙印。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叙说很多故事,让倾听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那一天的独特场景。而很多无法想象的有关9·11的悲伤细节,都是从口述者口中传达出来的。

我的采访对象之一李云渲,是一个40岁左右的女性,圆脸,褐色短发,眼睛机警有神,讲话活灵活现。9·11事件发生时,她在曼哈顿下城创办的一家移民公司已经运行了七年。生意刚刚走上正轨,9·11事件发生了,这次事件给她的生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打击。此后,整个纽约下城被封锁了数月,即使在封锁圈里工作生活的人,也经常被各种穿着制服的人检查身份。很多想要递交移民材料的客户本来就没有身份,又无法进入封锁圈,因此根本不可能选择位于下城的移民公司办理移民手续了。可以说,9·11事件是导致李云渲这家移民公司彻底关门的直接原因。而其他受到牵连的中小企业也不计其数。

李云渲独守着空荡荡的办公室,一种无聊而又绝望的心情浮出水面。她正目睹了在封锁圈里发生的一切,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在我们的采访中,她对我描述了9·11事件结束之后,纽约下城飘浮在空气里的一种味道。

9·11之后,长期搜寻尸体的工作就在废墟现场展开了。只要找到一具尸体,现场就会播放一遍美国国歌。刚开始我们一听到美国国歌的声音,就会心里一紧,感觉到内心的一种巨大悲恸。我们会想,完了,又是一条生命,又会有一个悲伤欲绝的家庭确认亲人的死讯。但是坦诚地讲,之后的两三个月里,这种事情天天在重复着上演。国歌每天都会奏响很多遍。这个时候人们的心已经麻木了,到了最后甚至有点厌烦。下城整天都在奏着国歌。以至于到了后来,我们忽然警醒,自己是不是太麻木了。

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一家书店,看到了一本《9·11周年纪念册》,这本书大概有一本字典那么厚,每一页都是受难者的照片,加上他的生平和亲人的几句话。这本书3000多页,那么厚,感觉翻都翻不完。你去看每一页的照片,都是那么有意思的生命,曾经那么活蹦乱跳。关键是,这些以前和你擦肩而过的人,就这样没了。对于美国人来说,9·11带来的痛要很多年才能咽下去。太多的精英死在里面了,美国没有办法接受。这时候,我们也理解了废墟现场那一遍一遍奏国歌的意义,这是为每一个生命送行。

9·11之后,下城的整个空气里弥漫的乌烟瘴气的味道,几乎有两三年没有散掉。那是很奇怪的一种味道,也许是尘土,也许是别的,你会隐隐地闻到一股臭味,但是你说不出那是什么味道。

在我采访的过程中,这种生动的细节层出不穷,让人仿佛三维立体般地身处某些情绪之中。而很多事实和想象的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灾难中会体现出美好的人性,但是灾难里也免不了有丑陋。正是因为这些丑陋浮出了水面,才使得口述历史的价值凸显出来,它让隐藏的真实浮出了水面,为人们考查人性提供了事实基础。

我的另一位华人采访对象是美国中文电视台的记者张武。事情发生的当天,他因为职业原因,本能地向着双子塔冒烟的方向奔跑。当人们纷纷指着天空大声惊呼,唯有他,开着一辆载有摄像机的私家车向事发地点奔驰。开到某处,他下了车,扛起摄像机向事发地点奔跑。他形容那天他看到的场景:人们如同受伤的动物一样从下城的金融区落荒而逃,自己却凭借记者的直觉去找通往双子塔的最佳路线。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9·11遇难者的亲属在悼念自己的亲人

在人们撤离现场的当天,有人当场向逃离过程中的人们兜售拖鞋,有人则快速地洗出大楼冒烟的照片在向路人售卖。可以说,有生意头脑的人,立刻捕捉并且利用了这次发“灾难财”的机会,把投机凸显到了极致。这样的细节让我感觉不可思议。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在重大灾难中,人们表现出的相互扶助的美好人性完全不同。在一场灾难当中,真实的丑陋也会毫发毕现。

口述历史的最大价值是,被忽视的历史碎片在采访中浮出水面,往往非常细碎却无比惊人。

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之后,国家和普通人都要继续生存。但是灾难的影响却永远存留在很多人的生命里。很多9·11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因为没有找到亲人的遗体,拒绝为他们举行葬礼。因为看到遗体是一种精神上的终结,人们只有完成了这种精神上的终结,才能给亲人完成物理送行的仪式。

听到9·11的亲历者讲述灾难对他们这10年的影响,很多人似乎都受到了长期的精神创伤。这种创伤体现在没有安全感和不再相信。他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温暖而安全,不再相信早晨明媚的阳光永远是美好的征兆,他们甚至不再相信爱,任凭冷漠和失望占据内心。

很多朋友告诉我,自9·11之后,整个纽约城,都好像陷入了创伤综合症中。正如我的另一个采访对象对我口述的那样:

没有任何的冲击力大于当你在电视上目睹的、举世闻名的双子塔大厦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坍塌成一片废墟。大家的感情与精神,随着世贸大厦的倒塌而陷入了一片悲伤与哀痛之中。多少年过去,每次路过世贸中心的归零地,抚今追昔,心中如同大厦旧址上的黑洞一样,被记忆撞痛。对于美国本土来说,世贸大厦的坍塌,如同当年的珍珠港事件一样,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9·11改变了美国人的世界观,也从此改变了世界。十年当中,美国老了很多,从经济的躯体到精神的昂扬。十年间,美国政府投入巨大的军费旨在摧毁中东的恐怖组织,为此这个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聆听普通的纽约人对9·11事件的不断追忆时,我已经与那个10年前站在报社电梯里的小女孩大不一样了。我站在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地,聆听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心中的声音。我更容易从这里放眼看出去,以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好像从9·11这个命题出发,我第一次跳出了中国语境,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思考习惯,我更关心在人类历史大背景下的宗教冲突、国家命运和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联。

这是我从原有的旧壳子里走出来的第一步。

- E N D -

作者简介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20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的中国人。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2016年,出版《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17年10月,与奇虎360董事长合作出版周鸿祎授权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是范海涛心路历程的一场记录,有理想和现实、选择与坚持,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的交互思考。描述了魔幻般的美国大学文科课堂,再现了跌宕起伏的求学经历,并首次向国内读者披露了口述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fanhaitao2017@163.com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海涛的空间纪录,所思所想。这是与海涛之间最近的距离。【微信订阅号:fanhaitao619】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42   2019-11-15 23:21:57  回复

回复/评论: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44.222.142.210, 2024-03-29 15:27:49

Processed in 0.6305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42)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