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网友【范海涛的读写室】 2019-11-15 15:21:57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142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emotion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全书在京东有售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全书在京东有售

口述历史的最大价值是,

被忽视的历史碎片在采访中浮出水面

往往非常细碎却无比惊人。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口述历史的课堂内外,总会有人提起9·11这个悲痛事件对于每个具体生命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于那些逝去的生命,还有它对于活着的人不可思议的重大冲击。十年后,每当我亲耳听到人们对于9·11那天的叙述,依然可以感觉到一种隔空而来的情感重击。杰瑞邀请了一个在救护车上工作的救护人员,在十年之后对9·11事件进行了重新口述。如前所述,这也是我们的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邀请亲历重大事件现场的人,进行现场口述。

那一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这位先生叫杰·斯威瑟斯(Jay Swithers)。身材略胖的他穿着白色短袖的工作服,左手的袖口戴着一个和消防局有关的标志,手里拿着一瓶绿色玻璃瓶的Snaple果汁。开始上课以后,他把果汁瓶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自然而然地开始讲述他那段惊心动魄的救援经历。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杰·斯威瑟斯是9·11救援的亲历者,他被请到我们的课堂进行现场口述

杰·斯威瑟斯出生于1961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纽约,时任紧急医疗服务的队长,也是纽约消防局健康服务局(Bareau of Health Services of the New York City Fire Department)的一名官员。9·11事件发生时,他是纽约市城市搜救队的一名成员,也是到达9·11废墟现场的首批医疗人员之一。在杰的叙述中,双子塔倒塌之后的现场画面缓缓地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那一天,我自愿接受了这个工作(废墟上的搜救)。我穿戴好了所有的装备,被带到了倒塌现场。那里简直就像是一个地狱,情况比你从任何灾难电影里能看到的都要差。明火到处燃烧,倒塌的废墟挂在相邻的建筑上。从窗户里蹦出来的碎玻璃到处都是。汽车被压扁了,救护车被压变形,扭曲了,左门还开着。我们竟然相信,这里还会有活着的人存在。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场面。我们到了那里,然后挤做了一团。有一个人指向了地面,我们都转头看向了那里。那是一只手,一只女人的手,只有手腕以下的部位,无名指上戴着一枚订婚戒指,上面还镶着钻石。每一只手指甲上都涂着指甲油。那只手一点也不脏,只是安静地躺在肮脏混乱的黑泥里。我们无意中看到这只手,不禁惊叫说:“天啊 !一只手!”很显然,救援的人们在这里走来走去,肯定会踩到这只手上。一个人赶紧跑过去把这只手捡了起来,包好,然后给它做了一个标签,就把它拿走了。”

我记得一名救火队员认出了一具尸体,是一具完整的尸体,四肢完全没有受损,就是他的肠子已经掉了出来。我们看着他,我旁边的兄弟说: “这是我们的一个兄弟。你看这个裤子,应该是救火队服。”我跳到那儿,开始用戴着手套的手挪动他,因为他的胳膊被卡在了一个工字梁下面,等我们把他彻底拉出来,才看到他的裤子是GAP的,不是救火队服。

我心里一沉,心想,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来找活人的,不是来挖死人的呀。

杰的叙述在空气中缓缓流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亲历9·11事件的人在离我一米开外的地方重述9·11的废墟现场和解救情况。空气似乎已经凝固了,这名叫作杰·斯威瑟斯的中年男子,在十年之后再次讲述这些故事时,依然无法控制他的情绪。讲述开始,他的表情只是有些抽搐,最终,随着故事的展开,他在我们的教室里泣不成声。

他的口述充满了细节,也充满了官方历史中不可能呈现的诸多画面。那只戴着戒指的手,那具躺在双子塔废墟里穿着GAP裤子的尸体,成为无法从我的脑海里抹去的画面。9·11对于生命个体的无情剥夺、对一个个完整家庭的无情伤害,在叙述当中已经清晰可见。9·11对亲历现场的人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永远地停留在了他们的身体里。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来自网络

不仅是亲历现场的人,9·11之后,整个纽约似乎都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城市记忆因此有了共同的伤痕。我在学校学习期间,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纽约华人的口述史项目,纽约华人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9·11事件在他们生命里的烙印。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叙说很多故事,让倾听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那一天的独特场景。而很多无法想象的有关9·11的悲伤细节,都是从口述者口中传达出来的。

我的采访对象之一李云渲,是一个40岁左右的女性,圆脸,褐色短发,眼睛机警有神,讲话活灵活现。9·11事件发生时,她在曼哈顿下城创办的一家移民公司已经运行了七年。生意刚刚走上正轨,9·11事件发生了,这次事件给她的生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打击。此后,整个纽约下城被封锁了数月,即使在封锁圈里工作生活的人,也经常被各种穿着制服的人检查身份。很多想要递交移民材料的客户本来就没有身份,又无法进入封锁圈,因此根本不可能选择位于下城的移民公司办理移民手续了。可以说,9·11事件是导致李云渲这家移民公司彻底关门的直接原因。而其他受到牵连的中小企业也不计其数。

李云渲独守着空荡荡的办公室,一种无聊而又绝望的心情浮出水面。她正目睹了在封锁圈里发生的一切,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在我们的采访中,她对我描述了9·11事件结束之后,纽约下城飘浮在空气里的一种味道。

9·11之后,长期搜寻尸体的工作就在废墟现场展开了。只要找到一具尸体,现场就会播放一遍美国国歌。刚开始我们一听到美国国歌的声音,就会心里一紧,感觉到内心的一种巨大悲恸。我们会想,完了,又是一条生命,又会有一个悲伤欲绝的家庭确认亲人的死讯。但是坦诚地讲,之后的两三个月里,这种事情天天在重复着上演。国歌每天都会奏响很多遍。这个时候人们的心已经麻木了,到了最后甚至有点厌烦。下城整天都在奏着国歌。以至于到了后来,我们忽然警醒,自己是不是太麻木了。

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一家书店,看到了一本《9·11周年纪念册》,这本书大概有一本字典那么厚,每一页都是受难者的照片,加上他的生平和亲人的几句话。这本书3000多页,那么厚,感觉翻都翻不完。你去看每一页的照片,都是那么有意思的生命,曾经那么活蹦乱跳。关键是,这些以前和你擦肩而过的人,就这样没了。对于美国人来说,9·11带来的痛要很多年才能咽下去。太多的精英死在里面了,美国没有办法接受。这时候,我们也理解了废墟现场那一遍一遍奏国歌的意义,这是为每一个生命送行。

9·11之后,下城的整个空气里弥漫的乌烟瘴气的味道,几乎有两三年没有散掉。那是很奇怪的一种味道,也许是尘土,也许是别的,你会隐隐地闻到一股臭味,但是你说不出那是什么味道。

在我采访的过程中,这种生动的细节层出不穷,让人仿佛三维立体般地身处某些情绪之中。而很多事实和想象的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灾难中会体现出美好的人性,但是灾难里也免不了有丑陋。正是因为这些丑陋浮出了水面,才使得口述历史的价值凸显出来,它让隐藏的真实浮出了水面,为人们考查人性提供了事实基础。

我的另一位华人采访对象是美国中文电视台的记者张武。事情发生的当天,他因为职业原因,本能地向着双子塔冒烟的方向奔跑。当人们纷纷指着天空大声惊呼,唯有他,开着一辆载有摄像机的私家车向事发地点奔驰。开到某处,他下了车,扛起摄像机向事发地点奔跑。他形容那天他看到的场景:人们如同受伤的动物一样从下城的金融区落荒而逃,自己却凭借记者的直觉去找通往双子塔的最佳路线。

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9·11遇难者的亲属在悼念自己的亲人

在人们撤离现场的当天,有人当场向逃离过程中的人们兜售拖鞋,有人则快速地洗出大楼冒烟的照片在向路人售卖。可以说,有生意头脑的人,立刻捕捉并且利用了这次发“灾难财”的机会,把投机凸显到了极致。这样的细节让我感觉不可思议。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在重大灾难中,人们表现出的相互扶助的美好人性完全不同。在一场灾难当中,真实的丑陋也会毫发毕现。

口述历史的最大价值是,被忽视的历史碎片在采访中浮出水面,往往非常细碎却无比惊人。

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之后,国家和普通人都要继续生存。但是灾难的影响却永远存留在很多人的生命里。很多9·11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因为没有找到亲人的遗体,拒绝为他们举行葬礼。因为看到遗体是一种精神上的终结,人们只有完成了这种精神上的终结,才能给亲人完成物理送行的仪式。

听到9·11的亲历者讲述灾难对他们这10年的影响,很多人似乎都受到了长期的精神创伤。这种创伤体现在没有安全感和不再相信。他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温暖而安全,不再相信早晨明媚的阳光永远是美好的征兆,他们甚至不再相信爱,任凭冷漠和失望占据内心。

很多朋友告诉我,自9·11之后,整个纽约城,都好像陷入了创伤综合症中。正如我的另一个采访对象对我口述的那样:

没有任何的冲击力大于当你在电视上目睹的、举世闻名的双子塔大厦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坍塌成一片废墟。大家的感情与精神,随着世贸大厦的倒塌而陷入了一片悲伤与哀痛之中。多少年过去,每次路过世贸中心的归零地,抚今追昔,心中如同大厦旧址上的黑洞一样,被记忆撞痛。对于美国本土来说,世贸大厦的坍塌,如同当年的珍珠港事件一样,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9·11改变了美国人的世界观,也从此改变了世界。十年当中,美国老了很多,从经济的躯体到精神的昂扬。十年间,美国政府投入巨大的军费旨在摧毁中东的恐怖组织,为此这个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聆听普通的纽约人对9·11事件的不断追忆时,我已经与那个10年前站在报社电梯里的小女孩大不一样了。我站在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地,聆听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心中的声音。我更容易从这里放眼看出去,以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好像从9·11这个命题出发,我第一次跳出了中国语境,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思考习惯,我更关心在人类历史大背景下的宗教冲突、国家命运和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联。

这是我从原有的旧壳子里走出来的第一步。

- E N D -

作者简介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20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的中国人。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2016年,出版《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17年10月,与奇虎360董事长合作出版周鸿祎授权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是范海涛心路历程的一场记录,有理想和现实、选择与坚持,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的交互思考。描述了魔幻般的美国大学文科课堂,再现了跌宕起伏的求学经历,并首次向国内读者披露了口述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fanhaitao2017@163.com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海涛的空间纪录,所思所想。这是与海涛之间最近的距离。【微信订阅号:fanhaitao619】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42   2019-11-15 15:21:57  回复

回复/评论:三十岁后去留学:911救援者亲临课堂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700万人参与了反川普集会?
  2.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显现了矛盾信号
  3. 中美稀土博弈,美国政策在急转直下!
  4. 45岁后“人生黄金期”是认知和创造力的新高峰
  5. 川普政府“双失利”?
  6. 中美贸易的争端升级,中国实施“长臂管辖”颁布3项针对性措施!
  7. 谷歌的科学家已经连续两年摘得了诺贝尔奖
  8. 佛罗里达的一名中学生在AI提问,然后被捕了!
  9. 母亲给大一女儿恋爱八项要求
  10. 马斯克的净资产创纪录,突破5000亿美元!
  11. 川普总统签署了备忘录,贩毒集团成为“国家之敌”!
  12. 骨胶水的研发获突破,临床试验显示了安全有效!
  13. 华人购房遭遇国籍歧视,法院裁决后依然隐忧犹存!
  14. 川普政府打算发放两千美元的关税补贴
  15. 在美国买房半年后,总结了两个扎心感受!
  16. 马斯克的模块化生产技术在革新汽车行业
  17. 美国青少年“67”流行语的现象引关注
  18. 川普总统在联合国演讲,声称中国不愿用风力发电?
  19. AWS最大区域故障,带崩多项服务!
  20. 联邦法院驳回了川普政府的“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21. 美国“H-1B”签证新规:在境内的申请人,免缴10万美元费用!
  22. 美国司法部起诉了柬埔寨“电信诈骗集团”的头目
  23. 美国“风行者”超大运输机计划曝光
  24. TikTok美国业务的“合规运营”方案细节披露
  25. 大学排名更新:顶尖学府稳固,新兴学校快速上升
  26. 川普总统宣布加沙战争结束,峰会聚焦“中东和平”!
  27. 马斯克成为全球首位身家5000亿美元的富豪
  28. 联合国大会“史上最尴尬”一幕:他上台后,观众纷纷撤离!
  29. 中美因为“稀土管制”引发的贸易摩擦升级了
  30. 全球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留学生求学地“多元化”
  31. MIT稳居了CS榜首!美国大学的最新排名出炉
  32.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技术”获全球关注
  33. 中美航班“绕行俄罗斯领空”政策引关注
  34. Zillow和Redfin“摊上大事儿”!五大州的总检察长起诉了房产平台合谋做局
  35. 我的人生有三个账户!伊隆·马斯克在斯坦福大学的最新演讲
  36. 美股市值突破“全球GDP半数”大关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9, 2025-11-11 06:53:38

Processed in 0.23329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42)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