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全书在京东有售全书在京东有售
她可爱而又缺乏自律,
明媚而又快要失去控制,
和她在一起,
时常让人感觉激情澎湃。
如果说克里斯汀是我在留学期间一首温暖跳跃的曲子,那么萨拉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这个出生于1987年的女孩,原名萨拉·科恩芳妮尔(Sara Cohenfounier),加拿大魁北克人,身高超过1米7,瘦高,鹅蛋脸,褐色卷曲的半长头发搭在肩膀,蓝色有神的眼睛永远散发着好奇。她如同一个永远满格电的能量棒一样,一刻不停地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讨论,也在课堂以外参与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然,在她身边,你经常听到那经典的、略带法国口音的英语,某些地方会有特定的吞音。你也可以经常听到,她孩子般咯咯咯的笑声。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第一天上学的午饭时间。我们在巴特勒图书馆旁边的学生活动中心里找了一个地儿一起坐了下来,开始随意交谈。没有想到,她一下子就开启了一个十分劲爆的话题——魁北克政治。因为我们正在介绍彼此生长的城市,她就和我说起魁北克地区之于加拿大的特殊性,这立刻引爆了我的兴奋点。她毫无疏离感地对我说:“海涛,我们魁北克有四个政党,选举时我选择非激进的分离党。之前的自由党执政了很久,问题多多,现在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党了。自由党让魁北克充满了政治腐败,有很多贿赂现象出现。一段时间,魁北克还曾经被称为加拿大最腐败的省。”
魁北克省(来自网络)
在出国之前,我对魁北克地区的特殊性有所了解,知道魁北克曾是法国殖民地,该省也是加拿大唯一一个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省份。众所周知,魁北克问题是加拿大最头痛的政治问题。历史上法国曾经占领过魁北克,后在英法十年战争败北后,被迫将加魁北克割让给了英国。魁北克人一直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和加拿大其他地方截然不同,他们一直通过各种政治方法谋求独立。
魁北克人如何看待与加拿大的关系的呢?她不假思索地说:“简直是两个国家啊!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我不是加拿大的民族主义者,而是法语区的魁北克的民族主义者。”说完,她哈哈大笑:“其实我们魁北克人都不庆祝加拿大国庆日。我们庆祝自己的、专属于魁北克的国庆日。”
我感受到了萨拉对魁北克的深深热爱。她成为我了解那个复杂地区的一本小书,我们随时可以叽叽喳喳地聊上半天。我们聊修宪谈判,聊宁静革命,(宁静革命,也叫寂静革命,指加拿大魁北克省1960年代迅速变化的一个时期。期间大量投资公立教育、建立教育部、建立工会。在寂静革命中,法裔加拿大人变成魁北克人,标志着被动的民族主义开始向追求政治自治演化。)聊法国和加拿大对于魁北克省的复杂感情,一直聊到两个人口沫横飞,两眼放光。我最后略带开玩笑地问她:“萨拉,你支持魁北克独立吗?”萨拉总是会淘气地一笑,问我:“你说呢,海涛?”
如果说克里斯汀和我的性格有些互补,萨拉和我则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人,她的疯狂时常燃烧了别人,也烧伤了自己。她可爱而又缺乏自律,明媚而又快要失去控制,和她在一起,时常让人感觉激情澎湃,妙趣横生。但是时间长了,你会感觉到,她是你生命里的一朵红玫瑰,偶尔会感觉能量损耗过大。
因为萨拉来自加拿大,所以她和我一样是一名国际学生。我们班一共11个同学,只有我和她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我们身上都有那种生存在异乡的兴奋和陌生。
萨拉永远都是一副阳光明媚的样子
萨拉的快乐疯狂,让我们很快在人群中相互识别为同道中人,我们成为朋友的速度似乎比任何人都快。除了讨论魁北克地区政治,我们开始一起学习和交流有关纽约和世界的一切。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充满了一幕幕如同好莱坞电影般的奇幻色彩。而最终的结果是,我常常被一场接一场的对话给震翻了。
有一次,我躺在图书馆门口的草坪上,懒洋洋地说:“萨拉 ,你有男朋友吗?”萨拉咯咯咯地乐着,说:“我可从来不把谁当成是男朋友。不过,最近经常有人从魁北克开7个小时的车来看望我。但是你要知道,我对这件事情会抱有很开放的态度。指定谁是男朋友这事,事关重大。怎么能随便定呢?”我内心惊了一下,心想,很多人来看望,好直接啊! 我开始打量着身边这个高个子金发美女,心想,这小东西果然是从小在西方长大的,和东方长大的人对待感情的方式截然不同。
我耸耸肩,接着问:“萨拉,你手腕上怎么写着一串电话号码啊?墨水直接写在手上,好像对健康不太好。”萨拉低头看了一下右手腕上那串蓝色圆珠笔写出的歪歪扭扭的数字,神秘地一笑,说:“昨天呢,我在图书馆门口遇到了一个男孩,我们聊了一会。最后他想把他的联系方式留给我,可是我没有纸啊,就伸出胳膊让他直接写在了我手腕儿上。”
我哈哈大笑了起来。眼前出现了一幅男孩在女孩手腕儿上留下号码的生动画面。心想,这个情节今后也许可以拍成电影镜头。
我和萨拉一起去路边的咖啡馆闲坐,一起去吃纽约有名的犹太餐厅,一起去东村吃来自魁北克的小特产——薯条加奶酪,我们坐在那种表面上有圆孔的桌子旁边,慢慢地吃着插在圆孔里的、用纸包成圆锥状的薯条山。萨拉在阿根廷待过一整年的时间,因此除了母语法语,大学期间学的英语,她还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她常常笑呵呵地和路边小贩用西班牙语聊上半个小时,最后小贩总是笑着赠送给她一个面饼。萨拉本科读的是生物专业,她来哥大的目的是学习口述历史与叙事医学的结合方法,她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治疗者。我问她治疗者和医生有什么区别,她说治疗者要努力激发人体恢复免疫能力,而不是依靠外力来进行侵入式治疗。我点点头说:“这个想法倒是和中国的中医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她说她将来就是想到中国来学中医。
萨拉的父母都在魁北克的大学教书,父亲是一位有名的社会学教授,母亲是一名知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甚至得到了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在家里,她妈妈的态势永远压过先生,是一个强势又优秀的妈妈。萨拉是在这种高贵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每次坐地铁出行遇到行乞的乞丐,萨拉无一例外都要掏出一两美元交到对方手上,这是出于她心中的宗教信仰。
一起探索纽约城成为我和萨拉常常一起做的事情。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每次和萨拉出门都有神奇的经历。
为了完成杰瑞布置的作业——去纽约的生活剧场(Living Theater)的现场去看实验短剧,我和萨拉一起坐地铁去下城寻找克林顿大街21号。
一开始,我和萨拉完成了对这个神奇小剧场——Living Theater的研究之后都兴奋不已。按照这个别致小剧场的介绍——生活剧场在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当中非常活跃,它建立的主旨就是宣扬和支持无政府主义。它由私人投资设立,创立人永远为筹措资金而努力。正是因为这种努力,这个剧场别出心裁的表演形式得以持续了60多年。它的最大特点和卖点竟然是——没有观众席。在这个剧场里,所有的观众都是表演的组成部分,观众将跟随指挥做出各种动作,集体发出海浪或者火焰的声音。演员和观众的即兴表演将集体烘托出现场气氛。看着网上的神奇介绍,我和萨拉这两个疯子的好奇心早已被挑逗起来,我们在电脑面前夸张地惊叫着,胡乱挥舞着手臂,激动地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毕竟一个没有观众席的剧场,是我们此生从未体验过的,我们盼望着能够早日到克林顿大街21号,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剧场。
来自网络
当我和萨拉来到现场,发现那个剧场的门夹杂在临街民居中间,稍不注意就会错过。我们找到门牌号码之后,还必须下行几节台阶才可以找到真正的正门——那是一个地下室的小门,隐身在街道的幽暗里,原来,这个剧场是用地下室改造的。
推开剧场的门,是一个大约近百平米神秘的空间。现场灯光幽暗,主角们和观众们正一起在一个地面上做着各种动作,整齐划一。一个全身黑衣的女孩指引我们把随身的包放在地上一角,就拉着我们融入了观众群里。黑衣向导用强有力的手势引导着我们做出各种动作,她做出示范,我们随后跟随,配合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随着演出的进行,所有的演员和观众融为了一体,观众时时和演员互动,我们被要求躺下或者坐下,大家一起发出海浪、机器和火焰的声音,天然地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我们或者被要求跪在地板上,举起双手,和大家一起做海浪起伏的样子;或者站立着,双手向前轮换交叉,嘴里发出工业革命时代的声音,完全融入了戏剧当中。
在这部主旨为人与自然的戏剧当中,主角最终意识到,人类要放下武器以表示对上帝和自然的遵从。这时,灯光一变,几个拿着盾牌和长矛的全裸男士走到了聚光灯之下。那是屋子里的一侧,他们呼喊着,叫嚷着,大声说出了一些口号,最终,他们仰天长啸,声音高亢地说出了最后的台词——“人类要停止对自然的征服。我们完全遵从您——自然的旨意行事。我们最终意识到了天命的伟大。自然,您是不可违抗的,人类啊,醒醒吧!”在一阵如同暴风骤雨般的音乐当中,四名男性一起扔掉了长矛,也扔掉了盾牌。四个全裸的男人暴露在所有观众之前,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四个男人的阴茎,都是勃起的。音响此时到达了高潮,灯光急速地变换着亮度。光打在这些男性裸体上,出现了若隐若现的效果。
四周所有穿着黑色长袍的女性引导,也同时脱掉了衣服,优美的女性曲线在黑暗中的柔和灯光里自然地伸展着,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整部戏剧就在高潮中落幕了。全体观众站起来热烈鼓掌。激动的情绪如同潮水一般在幽暗的屋子里面翻滚漂移,整个场面恍若梦境。我被这个实验剧场震撼了,也被纽约的疯狂吓到。在男性裸体暴露的那一瞬间,我悲催的条件反射的反应竟然是,下意识地抓了旁边萨拉的胳膊一下,并把她捏疼了。萨拉看到我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早就是一副乐疯了的样子。
出了门,我和萨拉一起大笑着评论着刚才看到的场景。我说:“萨拉,真是抱歉,抓了你一下,但是这种表演场景是不可能出现在我原来生活的城市。四个男生全裸,这……这实在是太劲爆了。我完全没想到。那一刻我的感觉是, 哎,我的眼睛被强奸了。”我苦笑着咧着嘴,还沉浸在一种被惊吓的情绪里。萨拉早已经笑得东倒西歪,她拉着我的胳膊说:“哎呀,海涛啊,这是艺术,是解放天性的艺术。纽约就是这种奇怪东西多,但是也正是如此,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多元。你看多了就习惯了。我觉得他们的表演,最后的场景宗教意味很浓,你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这里面有哲学意味呢。”
纽约的疯狂一面,就这样印在了我们心里。
- E N D -
作者简介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20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的中国人。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2016年,出版《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17年10月,与奇虎360董事长合作出版周鸿祎授权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是范海涛心路历程的一场记录,有理想和现实、选择与坚持,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的交互思考。描述了魔幻般的美国大学文科课堂,再现了跌宕起伏的求学经历,并首次向国内读者披露了口述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
fanhaitao20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