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美国人的浪费传统
网友【加州呢】 2020-05-10 18:30:00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10

美国确实是非常浪费的国家,这和他们能源价格的过度低廉有关。 以加州为例,加州的居民用电平均电费是15.34¢/kWh,折成人民币差不多才一元上下一度电,夜间谷峰电价就更低,家里不管白天黑夜照明和一些家电常年不关确实是当地人生活的常态。如此大的能源浪费也催生了巨大的节能市场,像Nest这样小小的家庭能源管理公司就被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 不关灯只是能源浪费的一隅,我们可以通过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透视出背后因为低廉的能源价格形成的整套高能耗生产体系。

在旧金山硅谷一带,随处可见大片绿化 ➘

门罗帕克(Menlo Park):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帕罗奥图(Palo Alto):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To the Silicon Valley, Stanford, and San Francisco

但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了,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才4.49英寸,而耐热耐旱的棕榈树也是加州的一大标志性景观,怎么会随处可见这么多热带的宽叶植物?

答案当然不是这些植物自己长出来的,而是大量的喷淋系统每天不断地对这些植物进行喷淋的结果。从这张在棕榈大道对斯坦福的俯拍我们可以看到,进入斯坦福校园的棕榈大道周边到斯坦福的校园内部都是拥有非常好的绿化,但斯坦福背后的山上却像沙漠一样,零零星星长一点矮小的灌木。其实后面,才是旧金山无人打理的自然景观的常态: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About the Center

加州是极度缺水的一个州,甚至有一首歌的歌名就叫“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加州需要从周边的州(比如内华达州)购买大量水,通过水渠运输过来。 但加州的气候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加州有充裕的阳光,稳定的气候,只是缺水。得益于加州的气候,洛杉矶的亨廷顿图书馆、艺术廊和植物园(The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就拥有极其大量的奇花异草,其中山茶花就有超过1200种,而里面也有各种不同风格的人造园林,当然都是依赖人工灌溉。其中一个沙漠植物园林就在室外放着也打理得很好,可见洛杉矶自身的气候其实是很适合沙漠植物生长的。

从其他州引来的水这些水除了日常居民用水、绿化灌溉以外,还有一大用途——农业。加州的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是世界一大粮食产地之一,加州有充裕的阳光,稳定的气候,非常适合粮食生产,但是就是没有水。于是加州在1945年建成了一个超级水坝——沙斯塔坝(Shasta dam ),沙斯塔坝的蓄水顺着萨拉门托河(Sacramento river),连接20多个水坝、水库和数条水渠,硬生生地将水输送到了这片4200平方英里的中央山谷,形成了一个人造的大粮仓。

其中一条水渠:Los Angeles Aqueduct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Where does California get its water?

中央山谷农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California, Central Valley, Lettuce fields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nytimes.com 的页面

美国的农业生产是十分工业化的,从中央山谷的农业可以一睹,大量的农业机械应用在农业生产里。大量片的土地和高效的工业化作业让这片土地每年产出大量粮食。而番茄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作物。但这样的生产模式是极其耗费能源的,需要完全通过人工来引水灌溉、施工业肥、利用飞机进行农药喷洒等。但由于工业化的规模化生产和低廉的能源价格,但如此大费周章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其实值不了几个钱,在商场里面里面也可以看到农产品的价格其实非常低,且分量很大。也常常会发现牛奶的价格常常低于同体积的饮用水价格。边上的内华达州的Reno市就会每年举办番茄大战(La Tomatina),这些番茄都来自中央山谷农场,而我之前的一篇回答里面则推荐了一部纪录片叫《透视美国》American Revealed,这部纪录片就以中央山谷为其中一个例子,讲述了美国的农业。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 Henry-航的回答

B站视频链接:【PBS】透视美国【4集全·中英字幕·720P】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工业化的规模化生产和低廉的能源价格让美国的商品经济极其发达。如此丰富的粮食产量也让严重粮食浪费成为了美国的常态。大家对美国最大的线下零售商沃尔玛的购物模式——仓储式商场购物模式应该不陌生。美国的超市几乎都是清一色是仓储式商场,一个沃尔玛Neighborhood Markets里面就有超过29万种品类的商品,而最小规模的Wal-Mart Discount Stores 也有超过12万种品类的商品在里面(数据来源:Our Retail Divisions)。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曾经在他的书《我们的选择》( Our choice-a plan to solve the climate crisis)里面抱怨过这件事,他认为美国超市的商品品类已经到多了一种荒唐的地步。

这些商场中大量商品都是保质期不超过三天的食物,这些食物往往极其便宜,沃尔玛是拿极少甚至是不拿利润的。因为便宜的食物是客户的刚需,这些食物会引来大量客流,沃尔玛则通过客户对其他品类商品的购买实现盈利。而这些食物在过期之后会被严格处理掉。在奥兰多的迪士尼乐园甚至有更严格的规定规定:食物在完成加工后温度下降到一定度数,或者超过了一定时间,不管顾客有没有吃完,都要换新的。不难想象上个世纪叶利钦访问美国,没有被美国的高楼大厦和自由女神像所震撼,却因为参观了一个小小的超市而抱头痛哭。

工业化生产和低廉的能源价格让美国的食品价格定价非常畸形。这也是美国大量浪费食物和肥胖的原因。在美国可以看到最便宜的食品几乎都是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比如Pizza、炸鸡、汉堡、甜点等但我们知道生产出同样重量的肉类从能量角度上来说是需要消耗6到10倍的植物,生产一磅(0.9斤)的牛肉则需要1669升的水和20磅的谷物。极度依赖肉类的饮食结构其实是一种非常浪费的消费方式,美国畸形的定价模式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浪费。在美国甚至可以通过身材大致区分出一个人所在的阶级。不少身材极度肥胖的人多半是穷人,因为垃圾食品是最便宜的。而有机蔬菜贵,富人也会更常去健身房锻炼,所以身材好的一般经济状况都不会太差。

另一个导致美国人均能耗高的原因来自于美国的居住环境。美国地广人稀,很对地方没有汽车相当于是半个残疾。上个世纪美国利用高速公路打通各大城市之后成功实现了又一次经济腾飞,而美国的人均通勤距离也比其他国家长很多。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非常低的车辆价格和汽油价格让汽车成了美国家庭的标配。一个美国家庭常常会拥有2台或以上的车,因为美国人出门常常不和别人一起和乘坐一台汽车。 洛杉矶拥有非常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很宽的马路,但洛杉矶的高速公路却常年拥堵,因为人均汽车保有量实在太高,而且大部分人是一人开一辆。导致上路的机动车辆非常惊人,当然也带来了很高的个人能耗。Uber模式在美国也有很高的环保意义。

洛杉矶堵车 ➘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来源:Traffic Jam in the U.S.A 这篇报道把洛杉矶定为美国最堵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是旧金山和纽约。

美国的机动车油耗和马力也往往很大,除了美国人喜欢开卡车(Truck)这种非常耗油的车辆以外。评论中@谢苇 对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开大车总结得很到位:

美国人喜欢开大排量的车因为本身爱开大车(装载力强,方便大宗购物),爱开重车(更安全),爱开高车(视野好)…说白了就是,因为一辆车的排量大,除了油耗是缺点其他基本都是优点。而美帝油便宜,绝大部分人买车都不怎么考虑大排量的负面效果——中国的油要是价格降一半,买大排量的也会多很多。

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大车在购物上会很有优势。另外美国人也喜欢出游,大车方便拖挂其他物件,比如房车、小船、野餐工具等。因此大车有很高的普及率,当然作为居民把大车用来装载物品的时候是少数,平时能用大车来通勤也和他们油价低有关,加上一般喜欢一人开一辆,这也是美国人均能耗很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些小细节:在加州会发现即使拥有充裕的阳光,还是没有人会晾晒自己的衣物,而是家家户户都使用烘干机。一方面是由于习惯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晾晒衣物是犯法的。在美国的许多地方,有一种没有正式立法的禁令,叫做“晒衣绳禁令”(听说加州已经在干预这条禁令)。由于晾晒衣物会影响美观,导致房地产商没办法把房子卖个好价钱,不少社区禁止居民晾晒衣物,这个事情也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抗议。

美国人的浪费主要来源于便宜的能源和成熟的工业化生产(当然也包括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廉价产品),工业化产品的价格都很便宜(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导致浪费现象严重。但由于人力成本很高,所以只要涉及到人工的都会有很高的价格。Uber大力发展无人驾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司机支出占成本中的比重太大。而家里水管坏了,替换的零部件是很便宜的,但水管工过来帮你诊断什么问题,即使最后水管工修不好,也要收取一笔远高于零部件的人力费用。这也是工业自动化程度变高的一个结果:工业产品价格低廉,定制产品价格昂贵。

但即使不少美国人过着能耗很高的生活,也不能直接给全美国人贴上这个标签。美国大部分人是住在房屋(House)里面,拥有很丰富的屋顶太阳能资源。曾经和一个康奈尔的教授在伊萨卡住了一段时间,他们住的社区家家户户都在屋顶铺设的太阳能板,光伏用于发电,光热用于供暖。整个社区可以能源自给自足,发电高峰时还能卖电回电网。由于那个教授是研究环境的,所以厕所还装了粪便回收系统用于制作农业肥料。旁边的房子甚至还装有室内外热交换系统,保持房屋冬暖夏凉,降低能耗。而小小的社区边上就是大面积光伏板,而车库中也偶尔能见到Model S的身影。

整个社区也一起外包了附近的农场给一个公司运营,公司每天会打理好农场然后将当天的时令蔬菜采摘好放到一个小房子里,社区的人每个人当天去领回自己当天的那一份,领多少全凭信用。各个户主会和公司签订合约,以年或季度以固定价格售卖蔬菜。这样的生产方式极大减去了生产的运输和能耗成本,这样的生活方式能耗毫无疑问是非常低的。但这样的方式也决定了社区的人们的蔬菜供应很依赖气候和时令,自家菜谱也要根据时令制定。但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反而觉得这样自然健康。而和教授一起住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素食比例很大,我特意询问了是大部分人的饮食习惯都这样吗?他们说不是的,只有这个社区注重环保的人才会有这么高的素食比例。

总体来说,美国还是一个浪费的国家。但要澄清的是浪费是一个度的问题,这里指的浪费是指过度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具有很低甚至不具有边际收益了(比如加州番茄多到只能烂掉或者拿来玩)。为了“节约”而降低生活品质是不实际也不是我所提倡的。

但美国也是一个极度分化的国家,美国的科技水平足够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有能力构建起极为高效、环保、甚至具有经济盈利能力的生产系统(比如之前提到的社区),但由于没有迫切需要,这种系统只存在于部分有社会责任感或者生活富足人士的家园中。大部分人不关心,也没必要去考虑是否浪费,而整个社会定价系统也是不鼓励,甚至是打压节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同时看到资源的大量挥霍,和全球最前沿的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

洛杉矶去年大旱,然后LADWP(差不多等于洛杉矶的水利电力局?)说要限制用水量,我本来做好偶尔停水的准备,还计划去超市买点纯净水备用,结果最后给出的措施是建议一周只浇草坪3天……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好像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凌晨四点灯火通明,说美国学生有多么刻苦。

去了才知道为毛“哈佛凌晨四点灯火通明”。

嗯,不止哈佛。

偏远景区人迹罕至的公厕也是凌晨四点灯火通明。。。大白天的也亮着。。。

他们不关灯。

今天去别的老师的教室上课,她要早走,嘱咐我最后关门。 我说好,关门关灯关电扇。 她说千万别,把所有灯、电扇都开着。

大白天的,我看着这诺大教室的N盏灯和电扇,忍了。默默说好。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突然我被水溅了一身,周围几个小男孩在用矿泉水当水枪过泼水节。 我问老师,你不允许他们这么用水吧? 她说,哦没事,明天我再带一箱新的矿泉水过来。 我彻底傻了。

我觉得我们住的不是同一个加州。 首先,每间教室都有直饮水的接水池。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二,出门到处都是饮水池。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水瓶。

可是我看着教室,每个孩子座位上平均有两瓶矿泉水。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如果是喝也就算了,在领取矿泉水的地方,放着剪刀和铅笔。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仔细看瓶盖,是被剪刀和铅笔戳开的孔,当水枪用。 我都快炸了好吗?!教室里外的直饮水随手可接,学校还要买矿泉水,还不限量,还允许学生在教室过泼水节?!! 铅笔戳水盖,一戳就断,随手就把铅笔又扔了。

我进教室几分钟,每个小孩至少在身上浇完两瓶矿泉水。 这是一个美国公立三年级的Science教室。 小学啊!正义感责任感爆棚的年纪啊!一个国家的未来啊!学校和老师居然浪费到如此地步!还是在年年山火大旱财政赤字的加州!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教室里随处可见没喝完的矿泉水瓶,随意丢弃,没人记得是谁喝剩下的,哦不,泼剩下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一线的感触就是,深深的无力感。

你说商业区公共路灯24小时通明防盗也就算了,说美国人怕热开着空调裹棉被也认了,说刺激消费带动内需也忍了。 但这是水啊!!这是一个美国小学的日常啊!

再多说一句,就是美国的邮政系统之发达!在中国邮政基本都变为寄包裹的公司的时候,我去美国邮局经常都看到好多人寄信(虽然我也喜欢手写的质感)!然而,其实我觉得邮局更多人是在忙着为腐朽的资本主义进行着老旧的商业宣传。

这是我家邮箱每天收到的广告邮件,简直是比我的email的垃圾邮件还多。有附近餐馆的广告,有你在某网站购物之后给你定期寄来的促销手册,有房地产广告,慈善广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其中不得不点名拿出来说的是叫你开信用卡的信。美国的信用卡公司会不知道在哪儿搞到你的地址,你的信用记录,你的各种信息,觉得你符合资格就会给你寄叫你开卡的信(一般都会有可观的开卡奖励)。在茫茫多银行的开卡信中,摩根大通Chase简直是舍得下血本。每次都是精装的信封,厚厚的一叠高分辨率打印的各种信用卡说明。关键是!!每两天寄一封啊!!一模一样的啊!!我真的扔了一年数不清的Chase的信,看着这么精致的信封和纸,瞄都不瞄一眼就扔了,扔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最后终于去开了Chase的卡。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银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脸,事竟成。

偶尔还会有更高端的宣传书,真的是书!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325页轻涂纸彩印的摄影器材广告书 ➘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67页厚卡纸彩印的某户外用品广告书 ➘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翻翻这些书,其实挺有设计感的,字体、行距、留白、照片都处理得很精美。然而,这TM户外用品我要用我自己会去商店买啊,美国就你们几家品牌,想买别的都买不到,有必要印这么厚一本挨家挨户地发吗?

太。没。有。环。保。意。识。了。

不说了,扔信去了。

再来说说亚马逊。每次收到的包裹都是箱中箱中箱中箱中箱中箱....拳头大的东西却拿个超大的箱子装着寄来。每每看到家里堆积成山的箱子,我都想着这要是在国内,靠卖纸皮我都发了。就更别提塑料袋随便扯,超级多的一次性用品,商铺写字楼永远不灭灯。

以前在国内时,觉得说环保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倡的,是挺时髦先进的事情。来了美国以后,麻痹原来这些环保口号都是说给我们这些第三方发展国家听的,自己来挥霍无度。

当年哥本哈根谈得剑拔弩张,但是就我个人感觉,实际美帝人民只要在人均能耗上能降低到中国平均水平,当年那个会议就可以就地散会了。(非常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后来琢磨了一下,原来是美国人把他们个人的碳排放对比其他国家一个企业的碳排放)

真是实在的资本主义国家。

任孟山教授在文中写道:“刚到美国时,看见路灯在大白天全亮着,当时想可能是今天忘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忘了,而是天天如此。公寓楼、办公楼里,一年四季中央空调大开,夏天冻得人发抖,冬天热得满头大汗。超市的塑料袋随便用,汽车没有小排量的……让我不得不惊叹:美国真是个大国,浪费大国!”
我无法理解美国的浪费,请问这是真的吗?有长居美国的朋友能说说吗?

作者:Henry-航、Ma C.、PPPsy、我很靓但我很粗暴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找管理员要绿卡?不害臊…… 我可不一样,我等管理员主动送!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0   2020-05-10 18:30:00  回复

回复/评论:美国人的浪费传统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2. 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3.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4. 中国🇨🇳开始质疑英伟达芯片“存后门”
  5. 川普总统签署了“对等关税令” 引发全球震荡
  6. 突然“失去住持”的少林寺情况如何了?
  7. 麻省理工学院发布AI学习平台“MIT Learn”
  8. 川普政府计划改革移民签证制度和入籍考试
  9. 川普政府在力推药价改革和数字医疗系统
  10. 工作日没空?周末集中运动同样有益健康!
  11. 核聚变技术或将成为黄金价格的颠覆者
  12. 苹果投资了6000亿美元,加速“美国制造”计划!
  13. 先交押金!美国重启了“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
  14. 孩子沉迷手机的真相和破局之道
  15. 疯狂打压华人精英,勒令华人CEO辞职… 川普政府的致命错误?
  16. 健身网红在飞机上的着装引争议
  17. 为激励员工,OpenAI打算豪掷96亿美元!
  18. 中美连谈5小时,川普总统公开感叹“中国太强硬”… 英伟达在加紧扩大芯片出口量
  19. “全球最强护照”排行榜又更新了(2025版)
  20. 美国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盘点“数字游民”的精选停留地!2025“逃离美国”指南
  22. 川普家族竟然靠它狂揽45亿美金!操盘手是赵长鹏?
  23. 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突然改变了?
  24. 中国政府在构筑战略资源防线,重拳打击稀土走私!
  25. “外星来客”以每小时21.6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
  26. 川普总统“访华表态”继续反复
  27. 蔡文胜的2025大动作之五,香港投资版图在持续扩张!
  28. 美国华裔二代坦言:中国发展现状,让父辈移民后悔了!
  29. 萝莉岛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马斯克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太懂了!
  30. 美国年轻人的“中国观”悄然转变
  31. 川普政府打算“发钱啦”
  32. 在美国可以感受欧洲风情的五座小镇
  33. 中美经贸谈判重启,瑞典磋商和商界代表团访华“双管齐下”
  34. 房子属于你,但你得付费受他们管着!关于美国HOA
  35. 香港永居 vs 美国国籍:身份选择背后的生活考量
  36. 遥控器电池,被幼儿误吞… 欧系保险公司赔付了近1.4亿元人民币!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85, 2025-08-22 15:46:54

Processed in 1.51213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0)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