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为有房一族,我发现在美国养房子可真难:不是要弄草坪,就是要翻新,还时不时会来的“惊喜”。
这不,今天收到了房产税账单,让我整个人都震惊了:一年一万多,比去年涨了5%。
作为刚当上房主的小白,以为自己终于脱离租房苦海,结果发现是一脚踩进新坑。在美国,有房不代表养得起房。特别是像我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更是以高税率著称,不是买了房就一劳永逸,后面年年都有“惊喜”等着你。
这一刻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美国街头那么多流浪汉。不是不想有个家,是有个家之后的成本,真的压垮人。
五位数的税单,两次付清
买房前看到了房子的房产税年年涨,慢慢的从小四位数变成大四位数,但是打开邮件一看,直接心跳加速:今年要一万多,分两次缴,每次五千多刀,比去年涨了百分之五点多。
看到小区的邻居群讨论,有的人家直接涨了10%,还有的涨了快20%,真的是心塞。不愧是“房产税刺客”的伊利诺伊州呀,这税率让人难挨。
房产税跟贷款可没关系,哪怕你把房贷还清了,房子还是不能“白住”。你每年还得继续交税,不交?政府照样能把你房子拍卖了。这跟国内“买断产权”的观念完全不同,在美国买房子,真的一辈子都不是100%自己的。
房产税为什么这么贵
那房产税到底花到哪儿去了呢?研究了一下发现它又离谱又合理......
美国的房产税是地方政府收的,跟联邦政府没啥关系。从县政府、市政府、学区、消防局、警察局、公园、图书馆等等等等,全都有份。
芝加哥郊区一个典型家庭的税单,差不多一半给了学区。不论家里有没有小孩子都得交,因为这税是养学区的公立学校。所以好学区的房子,税也会更高,毕竟羊毛还是要出在羊身上。
另外,房产税是跟房子估价挂钩的。房价一涨,税也跟着涨,这几年涨的尤其厉害,毕竟房价就跟坐火箭了一样,两年前四十万的房子,现在都到六十多万了。所以很多邻居看到房价涨了反而不那么开心,因为钱包又要出血了。
而且这税还不是一次性的:要年年交,跑都跑不了。真的是被绑定在房子上的感觉,只要有房,就一直是“房奴”。也难怪这边很多老人退休后会卖掉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搬去税低的地方去。
阿柚的一个朋友搬到德州后,房产税直接砍半,还不用交州所得税,她跟我说:“这感觉真的太爽了,以前经常月光,现在还能攒下不少钱”。
一些叨叨
以前总觉得美国流浪汉多,认为是因为他们懒惰、不思进取。但是看到房产税,才意识到有些人哪怕曾经有个家,也可能因为一场病、一次失业,或者交不起房产税而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房产税这个东西,在还没买房前,真的意识不到它的威力。一旦成为“房主”,就会永远多一位“债主”,每年都来,不会缺席。
好吧,在美国,有房不代表自由了,可能只是新一轮负担的开始,加油打工吧~
出处:微信公众号 @阿柚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