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苹果Mac系列产品“换芯片”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剖析
网友【chuang】 2020-06-25 17:38:05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4

近日,苹果在WWDC2020上宣布将在两年内将Mac中的英特尔处理器换成自家芯片(名为 Apple Silicon)的决定在业内引起了热炒,甚至是亢奋。

曾几何时,我们业内和媒体对于苹果的认识陷入了一种极度的“分裂”。一边是时不时指责苹果创新乏力,另一边则不管苹果推出什么样的技术和举措都奉为颠覆之举。例如此次针对苹果Mac的换“芯”就是如此。但事实并非看上去那般简单。

苹果A系列芯片真的强于英特尔吗?

在我们回答上述标题的问题之前,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苹果宣布Mac换“芯“时,是以自家的A12X芯片作为主打(例如针对开发者发布的Developer Transition Kit硬件采用的就是A12Z Bionic芯片)。

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感到困惑,既然要头炮打响,为何苹果不提供最新的A13 Bionic而是用上代A12的升级版A12Z Bionic呢?这就开始涉及到业内关注的芯片性能了。

对于芯片性能的评测,可以说现在是五花八门,但业内比较公认和简单直接(单核和多核)的跨平台测试就是Geekbench,所以我们就截取Geekbench5.0版最新的评测结果来先看看上述两款苹果自家芯片的性能。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从单核性能看,A13 Bionic为1327分,位列目前苹果A系列芯片的首位;从多核性能,则是A12Z Bionic以4625分高居榜首。其中单核得分A13 Bionic领先A12Z Bionic 209分,但在多核得分上,则是A12Z Bionic大幅超越A13 Bionic 1235分。所以,从单核和多核构成的芯片性能的综合实力,A12Z Bionic显然更胜一筹,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苹果A系列最强性能的芯片。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主要面向PC应用场景的Mac(诸如图片处理、音讯剪辑、影片编辑;Office、Excel、Photoshop等多种办公软件的同时使用下的高负载)多核性能才是重中之重。这点与智能手机的应用,单核性能为重截然不同。所以苹果选择A12Z Bionic作为“试点”来证明自家芯片性能的强大是相当正确,而且也透露出苹果深知智能手机与PC间使用场景的不同。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苹果A系列目前最强芯片A12Z Bionic与目前苹果Mac系列采用,也是苹果即将换掉的英特尔芯片的比较。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从单核看,Mac系列最高分为1244分,其中笔记本Macbook Pro最高分为1227分;多核方面,Mac系列的最高分为19204,其中笔记本Macbook Pro最高分为6957分。

对比数据出来了,从整个Mac系列看,单核方面,苹果仅高出英特尔83分,多核上,英特尔高出苹果高达14579分;从笔记本Macbook系列比较,单核上,苹果仅高出英特尔100分,多核上,英特尔竟高出苹果2332分。

不知业内看了上述比较,再结合Mac所处PC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我们认为,仅从性能的角度,目前苹果A系列的水平要想替代英特尔芯片,尤其是在Mac系列的台式机上替代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至于Mac系列的笔记本,在性能和体验上也可能会大幅缩水。

既然纯性能不行,那么功耗方面呢?这应该是ARM架构的优势,反映到设备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续航。

但对于苹果而言,众所周知,即便是在智能手机领域,搭载A系列芯片的iPhone,续航不仅不是它的强项,反而是短板。尤其是在重度使用的情况下,iPhone发热和电池消耗过快一直为用户诟病。那么一旦用到PC领域中的Mac系列到底怎样,不得不让业内担心和质疑。而目前采用英特尔芯片的传统PC最长续航有的已经号称达到19小时(例如戴尔的XPS13 2020),已经接近于目前市场中搭载ARM芯片笔记本的20小时左右的理论续航。那么对于未来搭载A系列芯片的Mac系列要想彰显出功耗的优势,想来标准应该很明确了,不仅不能低于上述的标准,应该大幅超越才行!苹果能做到吗?

ARM PC早有先行者,但几乎是“闻其声不见其人”

从本质上说,苹果Mac换“芯”就是将ARM架构的芯片应用到PC生态中,即Wintel的生态(还应包括现有的Mac生态),要想成功,就要在生态支撑的前提下,在体验上击败Wintel生态。而在这方面早有先行者,而且这个先行者竟然是PC Wintel生态中的微软和同样在ARM架构芯片领域与苹果实力不相上下的高通。

尽管早在2017年,华硕就联合微软、高通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和微软Win10的ARM笔记本电脑,但业内普遍认为,ARM PC真正发力是高通在2018年发布的骁龙8cx。因为它是高通专门为PC定制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但截至去年底,据称,只有联想Yoga 5G、三星Galaxy Book S以及微软在2019年底发布的Surface Pro X平板电脑使用(注其使用的是向高通定制的名为SQ1芯片,实则是骁龙8cx的超频版),且业内评论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性能低,兼容性差、价格高。

比如三星Galaxy Book S,据PC World的测试显示,售价999美元的骁龙8cx机型Galaxy Book S在Geekbench测试中获得了单核677、多核2284的成绩。与之相对的,同价位传统Wintel轻薄本代表在跑分上都多出其50%~100%,差距明显。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再如微软的Surface Pro X,单独定制的高通芯片,自己就是PC产业中Wintel中重要的一极(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按理说这种组合应该是体验最好的ARM PC。但事实是,它只能运行 UWP 应用和 32 位的Windows 应用,基于 64 位开发的软件无法支持。而通过翻译架构的方式兼容 win32 应用也同样不能避免性能出现大幅损耗(据称有的应用效率只有原生应用的 30%-40%)的情况。难怪有的媒体给出的评测结论是,其离完美的PC只差一颗“芯”(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正是由于上述ARM PC表现的不佳,最终导致在去年年底举办的的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又推出了骁龙7c / 8c处理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与此前推出骁龙8cx不同,高通不再刻意强调性能,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价格低廉和续航能力上。其中7c处理器主要构建售价低于499美元的PC , 而8c处理器则用于构建500~699美元的PC。据称包括戴尔、联想、宏碁、华硕和惠普在内的OEM PC厂商都已经或准备推出基于上述芯片系列的Windows 10 ARM 笔记本。但时至今日,市场反映却是平平,颇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意味。

我们这里列举其他ARM PC(主要是ARM+Windows)的目的是想借此说明,即便是ARM芯片阵营的老大高通和PC产业中Wintel重要一极的微软,率一众传统PC的OEM厂商都未能在Wintel生态中激起涟漪,尤其是微软,按逻辑,它最了解Wintel生态,也最应该在跨平台时,从系统本身和应用的转化上体现出高效率,但实际的情况就如我们上面看到的,离开了另一半英特尔,微软依然是玩不转。那么对于花了8年时间才彻底完成从PowerPC 平台转换到英特尔平台、“半路出家”的苹果Mac,优势又在哪里呢?

大一统看起来很美,但过往证明可能是最危险的逻辑

在此次苹果换“芯“的诸多报道中,我们看到最多看好苹果的理由,除了芯片的性能,就是苹果已经拥有最强大的iOS生态,而且这两年,苹果还在有意将iOS的生态与Mac生态打通,而一旦作为生态底层的芯片再统一,未来苹果的跨界(智能手机、平板、PC等)大一统生态将是天下无敌。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提到借助既有生态优势延展,最终完成大一统生态,同样是在苹果之前已经有产业的大佬尝试过。例如智能手机发展早期,Wintel就希望借助PC生态中已经建立的优势,将其延展到智能手机,结果是铩羽而归。

此后,英特尔希望借助其在PC产品芯片的性能优势,联合谷歌,希望在移动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打造一个独立于ARM+Android的新的x86+Android生态,结果同样是以上百亿美元的投入代价失败收场,最终退出了移动AP。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同时,Wintel的另一极微软,则希望利用系统级优势的Windows借助ARM已经在移动市场确立的地位,切入平板电脑市场,建立Windows+ARM的移动生态,结果为了适配ARM的Windows RT(Windows的阉割版)大败而归。

此外,在移动市场占据重要一级的谷歌Android,也曾试图将ARM+Android生态延展至Wintel占优的PC领域,同样也是空手而归。后来针对PC单独开发的Chrome OS虽然略有起色,但也基本是在低端PC市场,刷下存在感而已。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看完上述大佬们的跨界经历,不知业内作何感想?我们总结出的结论是,凡是希望借助既有优势(无论是全生态,还是构成生态基础的底层芯片或者系统)跨界的厂商,最终为了适配(必须的)另一个生态的应用场景和体验,不仅未能彰显出其在原有生态中的优势,反而在无形中增加了短板。

例如英特尔希望利用自己芯片性能的优势,搭载Android去和ARM+Android阵营竞争,但实际情况是,在适配Android应用(x86的兼容模式)后,其芯片性能大幅下滑,有的甚至高达60%—70%,结果是在功耗短板未改善,甚至还增加的同时,其性能的优势也成为了短板(毕竟性能下降太厉害)。

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到现在的苹果,细心的业内人士总能从上面那些企图“跨界”大佬的过往中找到某些形似,甚至神似的部分。当然,我们非言苹果换“芯”一定会失败,只是其中的挑战非同一般。

显然苹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挑战,称其在未来几年的计划中,仍将继续支持和发布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 Mac 设备和新版 macOS 操作系统,并继续为基于英特尔的Mac提供支持并发布新版本的macOS。看来一切都在雾里看花中。

出处:头条号 @孙永杰的ICT评论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我已经有美国绿卡了,只差美果绿卡啦!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4   2020-06-25 17:38:05  回复

回复/评论:苹果Mac系列产品“换芯片”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剖析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苹果投资了6000亿美元,加速“美国制造”计划!
  2.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3. 美国年轻人的“中国观”悄然转变
  4. 全美房地产市场在趋向中性,区域分化明显!
  5. 持中国大陆护照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注意事项更新(2025年8月版本)
  6.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7.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8. 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突然改变了?
  9.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10. 选择西雅图、圣地亚哥还是洛杉矶?全面对比“三城生活”
  11. 华人科学家身陷“杀猪盘”,短短数月就被掏光250万美元积蓄!
  12. 蔡文胜的2025大动作之五,香港投资版图在持续扩张!
  13. ICE抓捕的非法移民中,中国人数量激增?
  14.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15. 疯狂打压华人精英,勒令华人CEO辞职… 川普政府的致命错误?
  16. 麻省理工学院发布AI学习平台“MIT Learn”
  17. 川普家族竟然靠它狂揽45亿美金!操盘手是赵长鹏?
  18.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19. 加州州长竟然模仿川普总统的风格发帖,粉丝数和支持率“都涨了”!
  20. 华人留学生“索赔1亿美元控诉”大学期间的农药伤害
  21.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22. 川普总统“访华表态”继续反复
  23. 工作日没空?周末集中运动同样有益健康!
  24. 川普总统的态度突变,暗示乌克兰应该反击俄罗斯本土?
  25. 香港永居 vs 美国国籍:身份选择背后的生活考量
  26. 植物油更健康?动物油脂摄入或将加速肿瘤生长
  27.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28. 美国华裔二代坦言:中国发展现状,让父辈移民后悔了!
  29. 中国🇨🇳开始质疑英伟达芯片“存后门”
  30. 先交押金!美国重启了“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
  31.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32. 为激励员工,OpenAI打算豪掷96亿美元!
  33.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34.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35.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36. 房子属于你,但你得付费受他们管着!关于美国HOA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05, 2025-09-08 01:04:51

Processed in 0.0981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4)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