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垃圾食品之王?大米饭的前世今生
网友【好好活】 2021-08-23 08:44:52 分享在【身心健康最重要】版块    1    4

在中国,有65%以上的人都是以稻米为主食,大米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压倒性的地位,我们的餐桌上永远少不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到2017年,中国稻谷每公顷产量已达6916.9公斤,较1996年增长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多出来的50.1%,帮这个曾为吃饱肚子愁了千年的东方古国,养活了数亿人。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战胜饥饿的重要方法。“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在我们都开始吃饱之后,大米、米饭却开始陷入漩涡中。最近几年,关于米饭的说法层出不穷,比如说“大米没营养”“吃米饭会让人发胖”“吃米会导致糖尿病”……大米、米饭真的会有这些问题吗?今天我来跟大家聊聊关于米饭的三个误解。

米饭没有营养,是垃圾食品之王?

几年前,网上有一篇题为《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竟将白米饭贬得一文不名,声称米饭几乎不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只有淀粉和糖,是典型的高糖、高热量、低蛋白的垃圾食品。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完全是莫须有。

首先,垃圾食品的说法就完全不科学。

网络上流传的所谓“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并不属实,世界卫生组织自己已经辟谣,从未公布过最差食品或者垃圾食品名单。从营养学角度,食物本身并没有“垃圾”还是“健康”之分,没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搭配。

其次,从营养角度,白米饭已经是很好的主食了。

大米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让我们有能量去做各种喜欢的事情。同时,它还有不少的蛋白质,它含有6%-7%的蛋白质,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吃250-400克主食,就能获得15-28克的蛋白质。要知道,我们普通成人蛋白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是65克(男)、55克(女)。这就意味着,吃够米饭就能获得1/3到一半的蛋白质呢。

而且在粮食当中,大米蛋白质的质量还算是相对比较好的,氨基酸平衡优于小米、玉米、高粱甚至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又高于红薯的蛋白质(按干重比较时)。

另外,现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膳食宝塔或者金字塔里依然都有米饭的存在。如果米饭真的这么“垃圾”,为何还推荐它?所以,米饭算是比较好的主食选择了。

要说质疑比较多的是,现在的米饭大多是精制的米饭,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损失比较多。但是,这其实也可以通过整体的饮食来改善,比如多吃点蔬菜、豆类、坚果等。

吃米饭会长胖?

还有很多人说,米饭能量高,吃米饭会长胖。这种说法其实是甩锅的行为。长胖这件事儿,可不仅仅是某一种食物的锅。人会长胖的基本原理是能量收支失衡——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支出了,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人体内储存。

所以,我们人是否会长胖,跟吃什么的关系可真没有多大,关键是吃了多少。

不管是米饭、馒头还是面条,哪怕是苹果、橘子、牛肉,哪个吃多了,都可能会变胖。

吃米饭会得糖尿病?

这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的说法,甚至哈佛大学等很多研究都发现,吃米饭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很多人甚至都不敢吃米饭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主要矛盾——没有吃对米饭。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研究发现吃米饭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主要问题是因为我们吃的都是精制的白米饭。白米饭都是要经过精制加工的,在精制加工过程中,除了去掉不可食用的谷壳外,为追求细腻口感,还会进一步碾去谷皮,胚芽随之剥落,几乎只剩下胚乳,成为“精制”的白米,就会丢掉很多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所以,并不是因为米饭会导致糖尿病,而是因为精制白米饭吃太多了。只要你吃对米饭,比如多吃糙米饭等全谷物食物,就根本不用担心会得糖尿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一条就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并明确建议谷类、薯类、杂豆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三种以上,每周五种以上,大约是每天应摄入50-150克全谷物。你吃够了吗?

如何健康吃米饭?

杂交水稻让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足够的米饭,吃得足够饱了,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但也不要吃饱了就瞎担心,甚至忘记那段食物匮乏的时光。

当然,现在的米饭也有它的问题——精制程度高,损失了很多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几乎只提供能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其实也可以做一些改善,让我们吃的米饭更健康:

1. 少吃白米饭,煮饭换糙米、加粗粮杂豆

米饭,尤其是现在的精白米饭,由于好消化、餐后血糖反应快,对血糖控制很不利。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黑米、紫米、糙米等都是延缓消化速度的好选择。

所以,如果有控制血糖的需求,平时煮饭不要总是用白米,不妨换点糙米、粗粮杂豆等。

实在不行,煮白米饭时可以加点粗粮杂豆,比如在白米饭里加点绿豆、红豆、豌豆和莲子等,可以使米饭和米粥的饱腹感明显上升,消化速度减缓。

2. 米饭不要煮得太烂、太软

很多人喜欢把米饭做得软点。蒸米饭前先把大米浸泡几个小时,再小火慢煮或者用压力锅蒸煮,让米饭更加软、烂。这样口感上是好吃多了,不过这种米饭的消化速度和餐后血糖反应也会明显上升。

3. 少吃加油加盐的米饭

加油煮米饭不仅会增加米饭中的能量,还会降低饱腹感,容易多吃,对于控制体重很不利。而加盐会使米饭中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

还有研究发现,吃含钠盐的食物会增加人体餐后血糖反应,原因可能是钠盐增强了消化酶的活性。

因此,平时做米饭最好少加或不加盐,少做一些需要加油加盐的米饭,比如各种炒饭,特别是糖尿病人,更应少吃用这方法做出的米饭。

外出就餐时,如果米饭是咸的(比如炒饭或者石锅拌饭等),则应该少吃一些。

4. 米饭最好当天吃完,减少反复加热

平时做饭一次不要太多,因为米饭多次加热后,往往会变得更烂、更软,很容易消化,餐后的血糖反应也更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当天做的饭当天吃完;如果有剩饭,最好也要尽快吃完。

撰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来源:北京青年报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4   2021-08-23 08:44:52  回复

回复/评论:垃圾食品之王?大米饭的前世今生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2.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3.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4.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5.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6. 旅居海外十几年,母亲是心头之痛!
  7.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8.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9.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10.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11.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12.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13.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14.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15.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16.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17.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18.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19.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20.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21.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22.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23.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24.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25.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26.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27.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28.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29.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30.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31.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32.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33.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34.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35.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36.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 2025-07-04 00:59:31

Processed in 2.20803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