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发现:即使剥离量子本质,双缝实验也仍然成立!
网友【发现了】 2025-08-02 14:36:00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5

爱因斯坦输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25年,麻省理工的一间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架好仪器,一束激光射向阵列中的超冷原子,屏幕亮了,熟悉又诡异的干涉条纹再度显现。

但这一次,所谓“狭缝”不是一块金属板上的两道缝隙,而是一个个孤零零漂浮在真空中的原子。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别小看这变化,它不是简单地换了个“材料”,而是在量子物理的地基上打入了一根全新的桩。这个实验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进步”四个字,而是对人类长达百年、自以为理解了世界的傲慢认知,来了一记漂亮的反讽。

200多年前,托马斯·杨第一次把光打向两条缝,发现光会干涉,会叠加,像水波一样在屏幕上留下明暗相间的条纹。那时候的世界还很单纯,人们惊叹:哇,光是波!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一个世纪后,量子力学来了,说光也是粒子。再后来,大家发现,它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而且你看它,它就变样。你不看,它就活在薛定谔猫那样的“半死不活”状态里。

量子力学的这种“人来疯”行为,震碎了很多人的三观。尤其是爱因斯坦,他一生都不甘心这个新物理的“胡闹”。他不信世界是靠概率运行的,他讨厌“看了才算数”的说法。因此便有了名言:“上帝不掷骰子。”

他说得好听,其实他气不过。

1927年,爱因斯坦搞了个点子,试图扳回一局。他设想,如果光子真的像子弹一样打过狭缝,那它应该会给狭缝带来一丁点“后坐力”,就像你拿手指弹个乒乓球,球会飞出去,手也会有感觉。

那么,只要我们用超精密的装置测量这个力,不就能知道光子从哪条缝过去了吗?关键是,还能保留那个美妙的干涉图案。

这听起来很聪明,是的,太聪明了,聪明得有点天真。

因为尼尔斯·玻尔回了他一句话,大意是:“老伙计,你这不行。”玻尔不是搅局,他是来讲真话的。他指出,这不是仪器不够灵敏,也不是技术不到家,而是根本上就不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你一测,就扰动系统,干涉图案就没了。量子世界不是等着你去“窥探”的,它在你测量的瞬间就变了样子。

这不是逻辑漏洞,这是它的本性。

于是,这场关于“测量能不能不影响结果”的世纪争论,就一直拖着,谁也没法真正说服谁。直到这一天,MIT团队来了,他们不仅重做了实验,还玩出了个新高度——他们把原子当“狭缝”来用。

注意,是“原子”本身,作为“缝隙”。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听起来像黑科技,其实也真的是。团队把一堆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极了太空中冻结的军队。

在这个状态下,每个原子都成了一个量子系统,不再是球,而是概率波。你看不清它在哪儿,它“模糊”得很,这种模糊不是眼花,而是根本性的不确定。

然后他们往这个原子晶格里打入一束激光,让光子随机撞上某个原子,然后被散射出来,就像你扔个石子,砸进水里激起涟漪。

这种散射成了新的“干涉源”,但厉害的是,这次的“狭缝”会说话——原子根据自己的位置模糊程度,会多多少少“记住”光子打在自己身上的信息。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于是,关键来了:

如果原子被束缚得很紧,位置清晰,它就像一个“健忘的门卫”,不太记得光子怎么来的,于是干涉图案能保持得很完整;

如果原子被放得很松,位置模糊,它就像一个八卦的邻居,把光子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了,于是干涉图案就消失了。

这是科学史上最冷静的一记耳光。

它告诉我们,不管你用不用什么弹簧、杠杆、纳米测距仪,只要你获取了路径信息,哪怕只是概率上的一点点暗示,干涉条纹就会减弱。量子世界不容窥探,你想知道太多,它就不跟你玩了。

MIT这次实验甚至连“弹簧”都懒得装。他们干脆让原子在真空里漂着,不受任何机械束缚。

结果如何?一样,路径信息多了,干涉条纹少了。这就像你不碰水面,只在水边放个摄像头,波纹也会乱。

为什么?不是因为“你动它了”,而是因为量子纠缠已经发生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光子一打中原子,它们之间就建立了联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就是量子力学最诡异、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你动它的问题,是你看它,它就不一样了。

MIT实验负责人沃尔夫冈·凯特勒说得特别实在:“爱因斯坦和玻尔当年想都想不到,我们有一天能用一个原子去当狭缝,跟一个光子搞干涉。”这不再是思想实验,是实打实地用科学把哲学问题端上桌。

而最有力的结论,来自第一作者维塔利·费多谢耶夫。他干脆地说:“以前大家以为需要用弹簧装置来实现精密测量,我们的实验表明,弹簧一点都不重要,真正关键的是原子的‘模糊度’。”

讲人话就是:不是你用什么工具的问题,是量子世界根本不吃你这套。你只要动了获取信息的心思,干涉就走人。爱因斯坦想精明地“薅羊毛”,但量子世界不给他这个机会。

你越想知道“它从哪来”,它就越不告诉你。

最终,这项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为这场跨越近百年的争论画下句点。玻尔赢了,但赢得不靠嘴,而靠一个个被激光唤醒的原子说话。

当然,科学从来不是比谁赢。真正的胜利,不是玻尔打败了爱因斯坦,而是他们的争论推动了量子物理的发展,是MIT今天能做的实验站在他们昨天的思想上。

联合国把2025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就是为了纪念这种不怕争论、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玻尔和爱因斯坦在1927年打嘴仗,我们2025年用原子和光子接着辩,这才是科学最迷人之处。

当原子变成狭缝,当人类用光子作笔在现实的幕布上书写干涉图案时,我们终于懂了:在量子世界里,没有“事实”,只有“回答”。而你问的问题,决定了这个世界给你的答案。

(参考:More information:Vitaly Fedoseev et al,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Light Scattering by Single-Atom Wave Packet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5). DOI: 10.1103/zwhd-1k2t. On arXiv : DOI: 10.48550/arxiv.2410.19671)

出处:见配图右下角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5   2025-08-02 14:36:00  回复

回复/评论:科学新发现:即使剥离量子本质,双缝实验也仍然成立!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2.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3. 美国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4. 难怪马斯克公开认错… 川普总统的相关杀器可以更多?
  5. 在美国可以感受欧洲风情的五座小镇
  6. “全球最强护照”排行榜又更新了(2025版)
  7.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8. 比尔盖茨的财富突然蒸发了510亿美元,真相却令人肃然起敬!
  9.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10.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11.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四万亿美元,创人类历史纪录!
  12.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13. 川普总统声称希望中国“增加美油采购”
  14.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15. 孩子沉迷手机的真相和破局之道
  16.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17.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18.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19. 中国政府在构筑战略资源防线,重拳打击稀土走私!
  20. 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马斯克和川普总统再次激烈交锋!
  21.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22.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23.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24.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25. 川普政府打算“发钱啦”
  26. 健身网红在飞机上的着装引争议
  27.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28. 美国移民新机遇:紧缺人才的绿卡通道“无需排期”
  29.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30. “外星来客”以每小时21.6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
  31. 川普政府计划改革移民签证制度和入籍考试
  32. 遥控器电池,被幼儿误吞… 欧系保险公司赔付了近1.4亿元人民币!
  33. 萝莉岛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马斯克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太懂了!
  34. 突然“失去住持”的少林寺情况如何了?
  35. 移民并非背叛,是一种勇敢的人生轨迹选择!
  36.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24, 2025-08-03 19:09:33

Processed in 0.3606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5) 分享
分享
取消